疫情旱災停電接連襲  缺水最棘手

疫情旱災停電接連襲  缺水最棘手

台灣近期接二連三被疫情、旱情及無預警停電等打擊,美媒彭博社分析指:「其中缺水問題對台灣來說可能最棘手,反映出這個缺乏天然資源的小島,不可能置身於全球氣候變遷的長期課題之外。」

報道引述法國外貿銀行經濟學家吳卓殷指:「中期來看,能源和水資源,對台灣的食品安全以及掌握半導體產業成長和相關投資來說,的確會是關鍵要素。」凱基投顧經濟分析師劉建志認為,科技公司通常是用水和用電的大戶,「如果能源供給沒辦法符合重要產業的需求,台灣在吸引投資上和出口表現優勢將會縮減」。

惠譽評級在本月稍早報告中稱,台灣旱災擴大顯示水資源壓力與降雨模式變遷,可能成為遍及價值鏈的財務風險,又指長期乾旱與大範圍限水可能在水資源分配上造成社會對立緊張。Reset Carbon的資深顧問Nate Maynard表示,台灣政府應該提供獎勵措施、提高水價,以及鼓勵節約用水等方法,相信「最終台灣將可以成功對抗乾旱,取得更多水資源」。

中南部終降大雨

據台灣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台灣中南部廣泛地區昨日終迎來大雨,當中嘉義、台南及屏東錄得約70毫米雨量,高雄及花蓮雨量更錄得逾80毫米,當局預測下周日全台會再迎來或可延續數天的降雨,讓旱情稍為紓緩。

彭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