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看到MIRROR粉絲年齡層終極破頂,連葉劉淑儀也來撰文力撐,實屬罕見。MIRROR是新世代的藝人,旺盛得連樂富街坊也能識別的藝人,太不容易。不是誰都能做到這股掌聲的強度。只是掌聲越喧鬧,小心聽覺容易受損,聽不見真心話。
幾乎這時勢任何人都說不捧MIRROR該捧誰,一眾青年像股熱帶氣旋,相比刮起無敵狂風路仍漫長。香港地人擠地缺,速食文化生態不只演藝,各行各業如是,假如你有運趕上暴走列車,甚至飛黃騰達,封神封后送個獎座只是機遇問題,往後造詣提升及自身才華方是來時路最重要的寶劍。
MIRROR在娛樂新聞版面稱霸毋庸置疑,若是單從娛樂熱度幾乎爆燈,青春和鬥志永遠好銷量,不過若然回歸自身音樂發展,坦白說,我更期待看見具備獨特風格,暫時仍未掃描到自成一派的音樂語言,同款節奏和音色世界比比皆有,如何能從韓流中變革才見真功夫,這關乎到自我對音樂的見識認知和追求,收集珍貴經驗才是最強裝備,不然又會淪為另一款潮流產物,過時了便無從後繼。多找些專業的音樂人做導航必有裨益,如果選擇了音樂和舞蹈做本業,更要深耕細作,卓越無極限,天外有天。
早在80年代,日本的少年隊風靡亞洲,隨着東瀛風吹襲,往後誕生了無數的少年隊和小貓俱樂部,旋風式登陸,注目不比太空人上月球少,甚至有人評價日本歌曲養活了整個華語樂壇,影響多麼深遠。事實上日本不論在音樂創作層面以至表演藝術成就,的確十分優秀,成為整個時代的時尚風向指標。走到今日韓流,電影音樂時裝撼動世界,不得不讚賞的是韓國人讓世界變奏的能力,每一秒演出精密計算,他們既融合了西方文化亦保留了自國風格,連歐美小孩也在唱韓文歌,不能否認他們在世界音樂史上進行了一場極為成功的革命。
有態度有高昂志氣最重要仍是實力,起航時總是風光無限,小船駛到波濤洶湧的大海才是戰鬥開始。
撰文:陳海琪
本欄逢周三刊出
廣播人。寫作人。電視節目主持人。一直相信:只有逆風而行,才知道飛翔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