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控官多事,則法庭事多,法官忙,記者更忙,香港法庭遂成真人版法庭連續劇。
沒去過法庭,都看過法庭戲,這時候,法官會敲兩錘定音,再有違規者視同藐視法庭。
對,公眾席旁觀者不得「嗚吖唉噢咕嚕哎呀」,要按住烏鴉嘴,控辯雙方在棋盤上展開攻防戰,觀棋不語方為真君子。嘀嘀咕咕小人會影響法官大人判案,法官的耳朵眼睛即能鑑定君子與小人。
最近一樁官司,旁聽席每每聽完證人席上傳來的聲音,則回報以竊笑聲,這也不是第一二次了。這次檢控官忍不住獵巫本性,誓要在庭上打小人,要求警方介入,替代法官與懲教人員角色,進駐法院監察旁聽席動靜;編劇創意爆棚,寫法庭戲也編不出這樣膽大包天的情節,當包大人死嘅咩。
又不是東廠審犯,西廠密訊,不必急於自閹回到暗黑大明朝。檢察體系幾時跟警方走得那麼近,動不動就拍警員膊頭:喂喂喂,法庭又有黑暴,快來抓人。
警察叔叔很忙的好不好?「香港單車同盟」如常搞悼念意外身亡車友活動,警察又圍堵再發出大量告票,街頭唱個歌又要出動拘捕。
戲院觀眾看戲客串影評人會惹人嫌,難不成又要警員進駐,維持秩序,讓戲院恢復穩定局面?編劇天馬行空寫下去,怕要寫到戲院法院有警員持催淚彈隨時準備驅趕觀眾了。
觀眾忍不住要笑,檢察官忍不住越權,好在法官大人也忍無可忍,警察城市也有近似領事豁免區域,權力受侵犯,自然提醒你一句「有權不必用盡」。
若法律不外乎人情,法庭也不離人情,旁聽者聽到笑話,真係狗唔吠雞都啼,此亦係人之常情。
這位法官更向公眾席發出「人非草木論」, 接受大家不是木頭人不是機器;似乎聽過馬丁路德金名句「騷亂不會無端發生,可以譴責騷亂,但必須同樣譴責造成騷動的社會因素」,並為之續句:「可以譴責藐視法庭的噪音,但同時要探究證人供詞喜劇鬧劇化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