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六四後,有人離開中國,有人留低,命途各異,但不論是六四時遭殺害,還是之後因留在國內堅守信念而遭判監、甚至離奇死亡的人,他們的家人也一直分享共同信念。一直還在堅持的人,不止六四的直接參與者。
天安門母親發言人尤維潔丈夫楊明湖六四當日中槍身亡,尤維潔與其他難屬多年來不放棄追尋真相,當說到香港多人因去年維園集會被控告,她指若紀念六四都有罪,是一種退步。
「六四鐵漢」李旺陽被判監超過20年後,九年前離奇死亡,他的妹妹李旺玲一直尋求兄長死亡真相,遭長期監視,說到香港,她想到兄長離世前受訪時說的「砍頭也不回頭」,認為李旺陽若然在生,會對港人說「他肯定是要你們堅持到底,絕不屈服。」
「坐牢王」劉賢斌六四後三度入獄,捱過超過20年的牢獄之苦。去年第三度出獄,但至今仍受監控。他的妻子陳明先與丈夫結婚26年,聚少離多,但認為只要丈夫是善良的、所做事情是對的,她就不會反對,默默堅守家庭。
(六四32周年專題每天刊出,直至6月4日)
主權移交24年,在香港紀念六四成為罪行。今年是國安法下的首個六四,政府繼續以疫情為由不批准維園燭光集會。「讓它(六四)成為絕響的話,我覺得這是政府的錯」,天安門母親發言人尤維潔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相信紀念六四是愛國行為,對於多名民主派人士因去年參與六四集會被判監,她反問,這麼多人去維園點起燭光寄託哀思,「難道人人都犯罪嗎?」
「我相信,紀念六四是愛國行為」,六四32周年前,尤維潔在北京家中對記者說。2020年國安法實施後,主辦機構支聯會成為風口浪尖,其綱領「結束一黨專政」被指有顛覆國家之嫌,有被取締風險;六四集會亦連續兩年因疫情不獲批。尤維潔指,政府出於公共衞生的角度,決定無可厚非;但不希望往後都以疫情為由,令所有六四維園活動不能舉行,「如果香港政府永遠取消活動的話,我當然會譴責,我很遺憾,但更多是譴責」。
六四燭光集會過往被視為最溫和的政治活動,甚至被新一代批評行禮如儀、無甚作為,惟國安法之下,燭光集會是否觸犯法例都成為爭議焦點。尤維潔認為,紀念六四是愛國行為,「紀念六四是每一個有良心、有責任感、愛自己國家的人才會去做,在點亮燭光的時候,他們的舉動是愛國的,誰希望自己的國家、政府用這種慘無人道的方式殺戮自己的國民?」
「紀念六四有罪的話,我認為是退步」,尤維潔稱,這是每個人自發紀念六四,寄託對遇難者的哀思,如果僅僅是因為紀念六四,她認為這個罪名不成立,「維園不是他黃之鋒一個人,或被判刑的幾個人違反了政府的限制」。她多次反問,當時很多香港人自發地到維園點燃燭光,「難道所有的人都有罪嗎?」「我就要問政府,所有的人都判10個月嗎?」
由於中國大陸對六四的封殺,香港過去32年成為紀念、傳承民運精神最不遺餘力的地方。作為難屬,尤維潔自1990年代已知香港有六四燭光集會,當時相對於丁子霖等站在前頭的難屬,她是相對低調、站在後方的一群。真正與香港市民接觸,是2014年她接任天安門母親發言人一職後。
「每年聖誕節,他們(港人)都會在街頭收集聖誕卡,雖然年年寄,但最早的時候沒有收到。直到2019年才收到」。那年收到的祝福多達三箱,聖誕卡上不同的筆迹寫着「加油」、「真相、賠償」、「世界會還孩子們一個公道」等字句。雖然大部份難屬在北京,但每年六四,他們連到親人遇難地點獻上一束花都做不到,而在2,000公里之外的香港,市民年復一年為他們紀念,令她非常感動,母親們紛紛拍下照片留念,「這是一種安慰,知道我們不是孤立的」。
「如果有一天,北京能建立紀念館,這些東西應該放在館裏,讓後人知道香港市民做的事情、對我們群體的關懷和關注」,尤維潔看着手中的聖誕卡,深有感慨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