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凌杰墮斃案今退庭商議 警大狀「勿馬後炮否定警努力」

梁凌杰墮斃案今退庭商議 
警大狀「勿馬後炮否定警努力」

【死因研訊】

【本報訊】梁凌杰死因研訊昨續,死因庭完成傳召證人及證物程序後,昨由警務處及消防處的法律代表結案陳詞,由死因裁判官高偉雄總結證供。高官今日將引導陪審團及讓陪審團退庭商議,他昨向陪審團強調,本案與社會運動有關,陪審員難免有自己的看法,但不應基於自己的觀點,而假設某些人犯錯或做任何事背後必定有既定原因,形容這是陰謀論。警務處代表結案陳詞亦指出,當日在場的警務人員都是想盡所能拯救一條寶貴的生命;大眾評價警方做法時,不應基於政治立場而否定警方的努力,要警方背負莫須有的罪名。

代表警方的大律師熊健民昨日陳詞時一直以「凌杰」稱呼梁,他先代表警務處對梁的離世表示惋惜,並向一直缺席的家屬致以慰問。他指外界基於梁的政治立場,及其在雨衣和橫額上寫有針對警方的標語,質疑梁有否得到應得的救助,惟很多人忽略了事發當日是星期六,參與行動的幾位警察都正值休假,其中一人更正與家人到酒店吃自助餐,但得知事件後仍馬上趕往協助。

■梁凌杰危站時身穿的黃色雨衣及身旁的橫額寫有反修例字句。資料圖片

重申拒鄺俊宇協助合理

熊認為,在現今不少人抱持「少做少錯,唔做唔錯」工作態度的社會,這幾名警察不計較個人榮辱得失到場協助,為的是盡己所能,拯救一條寶貴的生命。外界評價警方時,不應基於政治立場便否定警方的努力,並要他們背負莫須有的罪名,是不公平及不合乎現實。

至於警方拒絕包括時任立法會議員鄺俊宇在內的市民接觸梁一事,熊指出或許基於鄺是公眾人物,外界有人質疑警方做法不當,並認為如果鄺能接觸並勸服梁,當日的悲劇便不會發生。熊指出,這些「如果」都指向美好的結局,是一廂情願的願景,但現實往往不如人意。他反問,萬一鄺與梁交談時梁突然跳樓,甚至用𠝹刀傷害鄺導至二人雙雙斃命,人們又會否反過來批評警方做法輕率?

熊續指,鄺從沒接受過危機訓練,更對梁一無所知,亦不知當時他拿着𠝹刀,鄺亦承認只是一心想救人,沒想到自己的安全。熊指,警方的責任是要考慮有場所有人的安危,故當天拒絕鄺請求的做法合情合理;若有人質疑當天事情以最壞的結局告終,為何警方不讓鄺嘗試的話,這是事後孔明及「馬後炮」。

熊重申,當日警方及消防已盡最大努力,可惜梁不配合救援,令行動如逆水行舟、事倍功半,最終未能阻止悲劇發生,認為外界不應以成效來評價處方的努力。他又表示,任何人不論任何政治立場,其生命都值得珍惜,這是警方一直抱持的原則。

案件編號:CCDI-481/2019

■代表警方的大律師熊健民指,對警方拒絕鄺俊宇介入的批評是事後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