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台灣家●疫下的餐飲業變陣

有個台灣家●疫下的餐飲業變陣

正當以為台灣的疫情似乎守得雲開見月明,一心想着暑假有望和香港家人相見,也在為孩子的暑假安排活動及出遊之際,誰不知由上星期開始,台灣的疫情始料不及地爆發起來,學校停課,警戒全面升級,這幾天每天的確診人數都徘徊在二百多人左右,以為終點在望,怎料原來是推倒重來。

香港的親朋好友都是經歷過長期抗疫的過來人,對台灣的情況顯得非常擔心,也常常問我們缺甚麼物資。其實台灣的物資真的不缺乏,感恩大部份台灣人都很自律,封城令還未出,台灣很多市中心繁華地帶一夜間變了空城,大家都想辦法為抗疫多走一步。

餐飲業受衝擊 推餐盒掙扎求存

我們在台灣經歷着疫情的起起伏伏,當中在台灣抗疫中主持大局的陳時中部長,就在這次突然爆發的時候,提出國家抗疫是需要時間,也要好好拿揑抗疫的強度和需要度,站在不要讓社會受損太大的前提下,做好適當規範,然後再看看效果做滾動式調整。阿中部長以衞生福利部部長身份兼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撇開任何政治背景或政黨的考量下,很多台灣人都慶幸還有他在主持大局,沒有盲目抗疫和亂用重典,恍如一個帶着智慧的諸葛亮,雖說不上神機妙算,但總算是運籌帷幄。

在台灣經營餐廳,我們深深感受到這次世紀疫症對台灣經濟和社會的衝擊。香港的經驗前車可鑑,台灣這一波爆發,人數限制令、禁堂食、限制營業時間、座位間加裝夾板等等措施,雖然在台灣還未全面施行,但我們已經心裏有數。

台灣今次爆發來勢洶洶,我們馬上和餐廳主管團隊們商討應變策略,隔天就推出了家庭料理外賣盒, 希望可以掙扎求存。不過,不是每一間餐廳的餐點或料理種類都適合做外帶,在這個時候,外帶餐點要鬥便宜、鬥CP值,就很難比得上台灣傳統的便當店。很多餐廳都推出了不同的外帶優惠、冷凍包、便利餐盒等應變措施,各出奇謀,希望渡過難關。

宅配外送完善 抽佣後無利可圖

慶幸台灣的低溫宅配、常溫宅配和外送餐點平台網絡已經非常完善,一些平常餐點賣兩三百元台幣的餐廳,甚至推出了接近半價的防疫優惠餐點,還要給外送平台三成抽成,其實幾乎無利可圖。不過身為過來人的我們,知道這其實是一些餐廳為保員工可以繼續上班維持生計、不用放無薪假期的最後板斧。

尤其是台灣火鍋店、燒烤店等大型餐廳林立,這類型的餐廳都是團體聚會用餐的地方,很難一下子轉型成外帶餐點,所以最後台灣有不少餐廳都選擇暫停營業一兩周,以保障顧客和員工的安全。慶幸的是台灣店租相對較便宜,撇除人力成本後,普遍月租幾萬元台幣的租金,可以讓大家有機會和空間緩一緩。

不過經營餐飲業的都知道, 這一波疫症的影響,絕不是一兩星期就會完結,這個長期抗戰,還有好一段路要走呢!

餐飲業永遠都是疫下最受衝擊的行業,大家都掙扎求存,天佑台灣吧。

新一波疫症爆發, 餐飲業馬上變陣,推出外帶餐點。

Cass(King Kong 媽媽)

80後土生土長香港人,三個小男生的媽媽, 2017年舉家移民台灣, 重新出發,在台灣經營着四家餐廳。 著有《King Kong全職爸媽大作戰》和《移民台灣大作戰》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