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昨天假日加上破紀錄的36.1℃高溫,不少市民在戶外活動時感不適,其中兩名事主不治,分別為一名六旬姓鄧男子在大埔九龍坑山遠足時昏迷,搶救後不治;另一五旬姓張男子在長洲游水時不幸遇溺亡。
昨早約10時半,警方接報四名行山人士由大埔頭行到九龍坑山附近,其中61歲姓鄧男子不適,繼而暈倒昏迷。政府飛行服務隊直升機將他送到東區醫院搶救,其間救護員不斷為他施心外壓急救,送院搶救惜最終不治,死因有待驗屍確定。另一名72歲姓麥老翁偕三名親友,約11時多在橋咀島郊遊,行到山頂時疑中暑不適,由政府飛行服務隊直升機送往東區醫院治理。
有市民到泳灘玩水降溫,昨午5時許,50歲姓張男子在長洲東灣泳灘游水,同行朋友發現他失去蹤影,救生員發現他在海中載浮載沉,將他救起時已陷昏迷,沒呼吸及脈搏,送往長洲醫院搶救後不治,警方正調查其遇溺原因。有網民拍下救生員急救過程,可見救生員不斷替張心外壓急救,又不斷拍他並大叫:「起身呀!」今次是長洲三日內第2宗泳客溺斃。
急症科專科醫生彭繼茂認為,室外氣溫超過33℃,戶外活動時有機會中暑,隨時有生命危險。「人的皮膚表面溫度33℃,當出面溫度超過33℃,人便需要散熱,加上有太陽、無風、潮濕的情況下,在行山時身體又會製造熱能,很容易中暑。」
「中暑就係將人嘅內臟,心肝脾肺腎腦放落一煲熱水一樣。」彭醫生建議行山時盡量選有樹蔭的路線,應每半小時到陰涼處休息,同時要多飲水以預防缺水、電解質失平衡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