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驅車曾經風靡一時,陪伴着不少80後、90後成長。《四驅兄弟》的阿烈及豪仔更曾是他們小時候愛模仿的角色。40年過去,來到2021年,這股熱潮又是否已退去?
日本田宮模型80年代開始生產四驅車模型。到90年代,香港播放四驅車動畫《四驅小子》、《四驅兄弟》,令香港捲起一陣四驅熱潮。80後阿蒙自1994年開始玩四驅車,他憶述小時候親戚送他一部四驅車,便展開了他的四驅車沉迷之路,「記憶中那時候一部沒有摩打的四驅車約$25,加上其他配件約$50。」他回憶,當時要儲兩三個月錢,才能買一部四驅車。
現時阿蒙已有約300部收藏品,部份珍藏大家可能見都未見過,他拿着一部車說:「這是田宮第一部迷你四驅車,是一部農夫車。」藏品中,有些是阿蒙從二手市場買回來的,有些是兒時錯過了,長大後從不同途徑找回來,他笑說四驅車是猶如「童年債」,長大後才有錢還。
四驅車其中一個賣點是有大量的配件,讓玩家可以根據不同情況,改裝自己的戰車,阿蒙亦因此收藏了不少零件,甚至有一盒90年代玩家十分熟悉的零件,「紅黑摩打HYPER DASH,整個90年代有玩四驅車的朋友也不會陌生。只要有它,勝出的機會就會大增。」不過他指這些配件未必適合現時的四驅車比賽,因為現時的跑道跟過往亦出現了各種變化,例如增加了彎角、斷橋等。
邀請阿蒙帶我們去選購一部適合現時跑道的四驅車,我們去到油麻地的偉高模型店。1976年開業,80年代開始售賣四驅車模型,是香港初代售賣可改裝四驅車模型的店舖。這股四驅車熱潮2003年後冷卻下來,直到2007年,香港迷你四驅協會成立,才令一度被遺忘的四驅車重回大家視線。
偉高模型的職員Balz形容,2014年因有媒體報道四驅車車場,令更多人重拾四驅車這玩意,熱潮堪比90年代的盛況,「最厲害時香港有過百間(四驅車)車場。」現時玩四驅車的人數雖然又再度下跌,卻一直有人玩。特別是當80後、90後有自己的孩子時,四驅車就變成親子活動。Balz更指,四驅車是STEM教學其中一個選項,所以現時也有不少學生玩四驅車。
玩四驅車的人數有高有低,田宮也持續推出不同的款式車種。「以前的結構非常簡單,(只有)前端可以安裝導輪。」之後田宮開始考慮增加各種配件,如車頭車尾、卸震裝置等,奠定了現在四驅車的方向。
Balz指四驅車模型的轉變其實非常大,「約2005年後,四驅車模型脫離了平常所看的漫畫款式,推出了很多現代車款。」在車款眾多的情況下,阿蒙建議新手可購買本身已有各種配件的車款,避免要另外選購零件。
在廣華街仁安大廈的車中樂開業30年,原本靠遙控車生意起家,直到約9年前才開始售賣四驅車模型。「那段期間也很瘋狂,每日也有客人問有沒有四驅車賣,於是便考慮售賣四驅車。」車中樂的老闆大昆哥表示,近年確實多了小孩跟父親一起來選購四驅車配件,「疫下學生無法回校,連興趣班也無法參加,只剩下成年人在玩。始終熱潮過後仍繼續玩的人較少。」他指現時跟早幾年相比的話,生意已經下跌七成。
玩四驅車的人減少,玩四驅車的地方也不例外。現時四驅車場只剩下約四個。我們去到港島區唯一的四驅車車場。Toyzone開業約3年,老闆黃文彪(Raymond)原本只是打算做懷舊玩具的零售生意,「場地有一萬呎,零售大約7,000多呎。其餘空間想用來舉辦不同活動,讓其他人來到會感到新鮮感。」之後有朋友向他提議,將這些空間用作四驅車車場,甚至願意提供所需物資,Raymond只需提供場地便可。現時除了每個月的首兩個星期六、日,其餘日子只需付$100就可到場玩四驅車,玩足一天。
Raymond曾舉辦四驅車比賽,高峯曾有60多人、約120部車參賽。我們這次來到車場,當然要把之前買的四驅車裝嵌,試跑一次。四驅車模型的體積雖然不如高達模型,可是零件的精細度卻跟高達模型相若,有不少齒輪和螺絲。記者第一次裝嵌時也有不少出錯,幸好有阿蒙從旁指正,才成功裝嵌出人生第一部四驅車。
不少人會自己改裝戰車參賽,曾到日本品川出賽的阿蒙示範如何改裝車輛。他更換了戰車的前後防撞欄和摩打,以及加裝煞車裝置。雖然現時較少參賽,但他也曾通宵數晚改裝戰車。問到阿蒙玩了四驅車那麼多年,到底從中得到甚麼呢?「小時候會學到科學的知識,但長大後到社會工作,四驅車令我明白如何堂堂正正跟其他人較勁。」別小看四驅車只會在固定的跑道奔馳,各位參賽者努力研究如何將自己愛車的表現提升,才是這項玩意的精髓。
偉高模型 油麻地東方街七至八號地舖
車中樂 旺角仁安大廈地下15B號舖
Toyzone 筲箕灣南康街17號天悅筲箕灣廣場2樓2002號舖
記者:麥景朗
攝影:伍慶泉、許有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