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協長沙灣組合屋年底可申請

社協長沙灣組合屋年底可申請

【本報訊】公屋平均輪候時間長達5.8年,創22年新高,不少基層家庭只能居住環境惡劣的劏房。社區組織協會獲關愛基金贊助,在長沙灣英華街興建全港首個提供四至六人大單位的組合屋,共140個面積由144至350呎的單位,期望可協助600個基層家庭,預計今年底接受申請,明年首季落成,租金會按住戶收入水平釐定,最貴單位月租約4,000多元,較市價低四至五成。

設大單位 月租逾四千元

項目為兩幢四層高組合屋,共有140個單位,包括104個144平方呎細單位,以及36個280至350平方呎大單位。項目建築師譚漢華表示,單位設計強調室內自然採光、空氣流通,每個單位設有獨立廁所,屋外將設共享生活空間,方便鄰里日常交流。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施麗珊表示,單位會配備兩部冷氣、抽油煙機、熱水爐等電器,如住戶有其他需要,會再提供協助。她指租金按住戶入息水平釐定,暫定月租為住戶入息四分一,估計大單位月租為4,000多元,細單位月租2,000至3,000元,比市價低四至五成。

育有兩名三歲及一歲孩子的娜菲莎居住深水埗九樓的天台屋,一家四口輪候公屋逾三年,平日外出要帶着孩子,上落九層樓梯,非常不便。她稱大廈衞生非常惡劣,經常有老鼠出沒。

71歲的陳先生獨居荔枝角道一個唐六樓單位,他稱因體力不足,「行兩層樓梯都要抖,都盡量少去街」,又指夏天房內有木蝨,難以入睡。他和娜菲莎均希望政府多建此類組合屋,讓基層家庭有適切的容身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