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港監房「煉獄」再升溫,昨市區錄得破紀錄36.1℃,是本港歷來最熱5月天。囚權組織「石牆花」上周五發起網上「十萬火急」聯署,目標三日內募集10萬市民簽名,促懲教署改善監獄酷熱環境,至昨凌晨33小時內達標,並已去信約晤懲教署長,要求以人道解決問題。懲教署早前聲稱一直改善羈押環境,加裝牛角扇及滾筒扇,石牆花狠批署方以「冷處理」態度、「慢郎中」步伐,處理十萬火急問題。
今次聯署上周五傍晚6時開始,石牆花宣佈至昨凌晨3時,「火速成功收集十萬人的網上簽名」,認為「足見香港人的同理心和惻隱心,希望署方也能夠將心比心,作出積極和實際回應」。其後市民簽名繼續增加,截至昨晚11時25分,已有118,550人簽名聯署。石牆花創辦人邵家臻聯同前立法會議員張超雄、關注團體,以及部份釋囚與囚友家屬等,已去信懲教署長要求見面。
石牆花發起簽名的同時,向懲教署提出多項改善「煉獄」的建議,包括容許家屬為在囚人士提供退熱貼、便攜式電動風扇;又要求署方向在囚人士提供凍水飲用、容許他們增加沖涼次數,並在監倉增設抽風設備等。懲教署回應稱,一直持續改善監獄內的羈押環境,除恒常更換風扇,亦加裝風力強勁的牛角扇。
另外,今年初署方分階段安裝防自殺設計的滾筒扇,預計第三季完成約600個囚室的安裝,明年第二季完成共1,500個囚室安裝。署方又稱會根據現行保安機制及院所運作情況,定出可批物品種類。
邵家臻批評署方耍官腔,反駁指「加裝牛角扇是2019年的事,而滾筒扇,僅在試驗階段都已耗時兩年,現在還說要待下年第二季才可以完成赤柱監獄內的1,500個囚室,可見署方以『慢郎中』步伐處理十萬火急的問題」。邵反問懲教署,「究竟退熱貼如何影響監房秩序?飲凍水如何增加行政負擔?多沖一次涼如何消耗資源?」認為有很多行政方法可紓緩問題,批評署方以「冷處理」的態度沒作回應。
持續酷熱令在囚人士日子更難捱,因前年10.1遊行案定罪的民主黨前主席何俊仁,被還押在荔枝角收押所至本周五判刑。曾任何的議員助理、現任屯門區議員朱順雅在facebook講述探望「仁哥」情況,指上周三見何面容憔悴,因他被囚於一個只有細小出風口的單人倉,空氣完全不流通,所以睡得很差,加上翌日早上的冬瓜牛扒飯「早餐」,送到何手上時已變冷,最後何只吃了數口飯充飢。
朱慨嘆:「(何俊仁)睡不好、吃不夠,面色怎會不難看」;又指監獄囚倉和探訪室非常翳熱,在她探訪何的15分鐘裏,起初見何還只是面色難看,其後因實在太熱,她見何「豆大的汗粒,從額頭不斷冒出來」,但何未獲發物資,「身上連用來抹汗水的紙巾也沒有」,只能讓汗水「洶湧」直流,何熱得把衫鈕打開,從最高一顆解至胸口的一顆。
對於持續高溫令人關注在囚人士情況,天文台前助理台長梁榮武直指未曾到訪監獄,故對監獄酷熱環境不予置評。不過他以劏房為例,指昨市區高溫逾36℃,在狹窄、空氣不流通的室內,比室外氣溫至少高出幾度,「氣溫有機會直逼38、39℃,真係會熱死人」;若採用不散熱建築物料,室溫將更熱。家庭醫生鄭志文指出,高溫天氣會令人心跳加速並大量出汗,可導致缺水及中暑,出現抽筋、神志不清或暈倒,嚴重甚至可能死亡。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