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COVID-19疫苗開打近三個月,政府屢次谷針。特首林鄭月娥昨日更預告,港府日後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商討旅遊安排時,將會要求出外旅遊的香港居民已接種疫苗。林鄭於社交網表示,留意到歐盟7月將推出「疫苗護照」,讓歐盟各國公民旅行時使用,相信此措施日後亦會適用於其他地區的旅客。
她說特區政府日後與各國各地區商討旅遊安排時,亦會要求出外的香港居民須接種疫苗,以保障他們在旅遊期間不受感染,也不會把病毒帶回港。
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於電視訪問稱疫苗接種計劃開展至今近三個月,累計接種第一針人口僅約124萬人,約佔本港16歲或以上人口19%,認為低接種率令社區距離免疫屏障有一段遠距離,難以恢復與內地及外地通關。
聶強調,未來三個月是與內地通關的關鍵,而接種率是能否通關的考慮因素之一。聶稱內地未有提出通關須與本港接種率達七成掛鈎,港府亦不能機械式地看數字,而是需要視乎香港疫情、社區免疫屏障等因素,通關與否仍要與內地作溝通。
聶又透露,政府已調整疫苗,特別是復必泰抵港的時間和數量,但疫苗接種中心只會運作至9月底,之後只會有小量接種點。
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成員曾浩輝則指,部份接種率高的國家容許已完成接種的市民,在某些場所毋須戴口罩,認為當香港接種率近七成時,絕對有空間採取類似措施,相信公眾「不想成世戴口罩。」
不過,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認為解除全民「強罩令」不宜說得太早,因疫苗保護率非100%,加上脫下口罩有機會受流感等傳染病侵襲,市民或因病徵似COVID-19而須檢疫。
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成員孔繁毅指,政府正研究降低接種疫苗年齡,相信12歲或以上青少年,7月起有機會可以打針。
前日共有13宗打針後送院個案,12人已出院,一名54歲男子打復必泰第一劑後心搏過慢及心跳不規律,要留院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