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國不再缺糧 民眾送靈車致哀 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病逝

讓中國不再缺糧 民眾送靈車致哀 
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病逝

【妻兒送別】有「雜交水稻之父」之稱的農業研究學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昨在湖南長沙病逝,終年90歲。中國農業農村部形容他研發的雜交水稻「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撐」,曾在2004年向袁頒發獎項、總部設於美國的世界糧食獎基金會則讚揚他在三十年間把中國「從糧食短缺改變至糧食安全」。

大批長沙市民昨到醫院送別運載袁老靈柩的靈車,殯儀館外昨晚排起獻花鞠躬人群。網民紛紛對袁老去世致哀,但也有網民認為「歐美沒有袁隆平,照樣有飯吃。」天津公安局昨晚在微博公佈,一名網民在微信朋友圈發表侮辱性言論,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已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新華社報道,袁隆平昨日下午1時許因病醫治無效,在湖南長沙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去世。袁去世後,三個兒子給父親蓋上紅綢毯,遺孀鄧哲亦在家人陪伴下進入病房。4時許,靈車緩緩駛出醫院,中途專程繞行袁生前工作的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和居住地。路邊聚集了聞訊前來送行的市民,司機停下車輛鳴笛,民眾把鮮花捧在胸前,悲慟高呼:「袁爺爺,一路走好。」兒媳甘女士說:「老爺子沒有留下遺言,但他還能講話時,不忘的還是雜交水稻事業,希望弟子把雜交水稻事業發展好,把雜交水稻推廣好。」

【袁隆平1930—2021】■袁隆平畢生研究高產水稻,致力解決糧食問題。資料圖片

去世前報死訊 CGTN道歉

昨早近11時,央視旗下的英語頻道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曾誤報袁隆平已病逝,袁的秘書楊耀松隨後否認消息,表示是假消息,澄清袁「目前在醫院,身體狀況不太好」,CGTN因此撤回報道並致歉。袁去年12月按往年一樣前往海南三亞南繁育種基地開展科研,但今年3月10日在研究基地跌了一跤,引發身體不適,4月7日轉至長沙住院治療。有醫務人員對新華社稱:「他自己身體那麼不好了,還在時時刻刻關心他的稻子長得好不好。」

新華社刊發現場特寫報道以外,內地各大網媒有關袁老病逝的消息和回顧文章亦鋪天蓋地。《科技日報》讚揚袁1966年發表的雜交水稻論文,當中「叛逆」的結論「奠定了我國雜交水稻育種與產業迅猛發展的基礎」。各大媒體大篇幅報道民眾致哀,從湖南懷化趕至長沙的楊先生說,自己的家鄉和袁老有一段淵源,袁老曾經在安江農校任教,想代表家鄉人民過來「感謝一下袁老」。

■CGTN昨早誤報袁隆平死訊兼串錯英文hybrid。

■民眾昨日夾道目送載着袁隆平的靈車駛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網民因侮辱言論被拘留

然而,在官方有意無意塑造全民為袁老病逝「同聲一哭」的主旋律下,卻容不下任何質疑聲音。新浪微博社區管理官方微博發佈消息稱,有部份賬號借媒體誤報袁的不實訊息之時,在微博內發佈傳播針對「功勳英雄人物」的謠言、侮辱攻擊等內容,造成了惡劣社會影響,站方因此對三個賬號作出關閉賬號一年的處置,後續處罰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而定。另外,也有網民認為「不要神話任何科學家」,「歐美沒有袁隆平,照樣有飯吃,只要市場是開放的,企業家行動是自由的,大家就會有飯吃。」天津公安局昨晚在微博公佈,一名網民在微信朋友圈發表侮辱性言論,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已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新華社/美聯社/澎湃新聞/微博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