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六日,香港公安頭目鄧炳強呼籲立法禁絕假新聞,並批評《蘋果日報》說:「有報紙刊登照片,抹黑昨日參與警察學院活動的一群天真爛漫孩子,非常不道德。」他說的照片,由路透社記者拍攝,照片中一少女手擎玩具衝鋒槍,在仿製的列車車廂裏,指着一男孩的頭顱,頗似二零一九年八月三十一日民變期間公安天真爛漫的作為。或問該照片與《蘋果》之報道何假之有,鄧炳強無詞以對,唯有說:「《蘋果》報道的動機可疑。」他應該解釋得清楚一點。
根據有新中國特色的新聞道德,新聞之好壞,不在於真假,而在於動機,用心、立場。去年一月初,中央電視臺一力否認武漢肺炎瘟疫爆發,還宣布「一切可防可控」,維護了黨國的尊嚴;今年三月二十五日,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會見記者,展示一九六八年美國德州囚犯辛苦採棉的照示,把囚犯當做黑奴,說那是「美國黑奴採棉」的證據,大大羞辱了美帝;四月十六日,互聯網上突然出現偽造臺灣總統府公文,說「中華民國政府為表示樂於助人,將引進日本福島核電站污水,代為處理與排放」,打擊了民進黨政府民望,所以,上述三則新聞應該都很不錯。總之,凡是有利黨國的新聞,都是好的,否則就是壞的,而壞新聞就可稱為假新聞。只要根據這原則立法,假新聞之戢斂,可立而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