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日前宣佈修訂《醫生註冊條例》,放寬讓非本地培訓的港人醫生以特別註冊形式在本港公營機構工作最少五年,通過評核後便可豁免考試獲正式註冊,被業界質疑犧牲醫療質素及病人利益。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為修例護航,辯稱現時公營系統欠缺約700名醫生,措施只是「打開一道小門」,預料每年可吸引二、三百名醫生來港服務,有助紓緩人手不足壓力。
外界關注海外醫生免試難確保服務質素,林正財在商台上表示,相關修訂並非完全免試,海外醫生在公營機構工作期間,每年均須接受考核,「你考試叻唔代表你醫術好,或者對病人好嘅」。
根據修訂草案,政府將設立特別註冊委員會以制訂獲認可的醫學院名單,被質疑架空醫委會。林正財稱,雖有四名委員會成員將由特首委任,但其中三名屬醫委會成員,亦有涵蓋醫委會主席等業界人士,委員會制度公開透明,社會不應太多陰謀論。
對於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陳沛然質疑修例涉政治因素,他聲稱政府沒有政治考慮,並反問「係乜嘢政治因素?」
他又批評坊間就措施提出很多陰謀論,但「大圖畫就係香港唔夠醫生,呢個係鐵一般嘅事實」。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協會組織幹事彭鴻昌對修訂表示歡迎,希望引入海外醫生有助縮減輪候時間。中文大學醫療體系及政策研究所總監楊永強指出,措施短期內未必能吸引大量醫生來港,「唔係任佢哋入嚟」,政府亦有督導制度確保醫生質素,業界毋須過份擔憂。
醫委會主席劉允怡接受Now TV節目《大鳴大放》專訪時稱,須設立制度評核非本地醫生的工作表現,「醫生對病人嘅態度好重要,負責任好重要」,為增加海外及本地醫生的專科培訓機會,正與政府商討邀請私家醫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