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金89樓】港監管加密幣4大影響 - 程總裁

【國金89樓】港監管加密幣4大影響 - 程總裁

本總裁去年12月提到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交易商將會受到嚴格監管,上周五港府為條例諮詢總結出爐,提出具體細節,在立法會無反對聲音下,估計可以快速通過,而影響有幾點可歸納。

1)證監或需改名

證監會全名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換言之是監管證券及期貨為主,並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進行發牌。包括加密幣在內的虛擬資產不一定是證券或期貨,Bitcoin就是明顯例子,但政府要求證監會根據《打擊洗錢條例》管理加密幣交易商,並管理發牌,職責已超過其法定要求,倒不如改名「證券、期貨及虛擬資產事務監察委員會(SFVAC),似乎更適合其新增法定職能。

2)海外交易商可申牌照

加密幣交易商牌照本身只向本地公司發出,但最新調整容許其他地方成立、但在香港根據《公司條例》註冊的公司申請虛擬資產交易所牌照,意味海外大型交易商Binance、Coinbase只要在香港成立公司,亦可參與遊戲。有人或覺得取得牌照後,這些交易商只容許專業投資者參與,表面上市場收窄,實際上這些交易商多年來在灰色地帶掙扎經營,極希望取得牌照確定遊戲規則,減少經營風險。

3)交易商P2P對盤不受限

政府諮詢總結沒有否定私人交易平台角色,即只要公司僅進行買盤、賣盤資訊配對,中間不經手任何資金或虛擬資產,而實際交易在平台以外進行,仍然可以向散戶提供服務。當然,若果交易遇到欺詐情況,與交易平台無尤,因為牌照只監管莊家,私人交易出事可能要自行報警。

4)監管只有更嚴

諮詢總結出爐之際,中國人行在內的監管機構近日抨擊加密幣暴升暴跌,嚴重侵害財產安全,擾亂金融秩序;副總理劉鶴更點名狙擊Bitcoin交易及掘礦行為。與中國越走越近的香港金融業,可以成為暴升暴跌的加密幣溫床嗎?「加密幣安全」或許已寫在「國家安全」名單上。

本總裁過去曾提及加密幣並無內在價值,只有基於信心而建立的資產價值,屬極高風險投機,近日幣災正正令不少人輸身家。當監管越嚴,信心崩潰越烈,這些幣仍有甚麼價值可言?

程總裁

fb.com/IFC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