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社會歧視無處不在,政府針對外籍傭工種種強制防疫措施只是冰山一角。有社會服務機構發表少數族裔職場研究報告,過半數受訪少數族裔人士認為香港社會對他們存在歧視。有個案分享,曾被她任職的五星級酒店老闆禁止包頭,原因是「唔好嚇親人」。
以推動社會共融為使命的社會服務機構「親切」今年1月至4月進行了《香港少數族裔職場現況研究》調查,共訪問700多名華裔港人及少數族裔人士。結果顯示,約七成受訪少數族裔人士表示自己的社交圈子中只有三成或以下是香港華裔朋友 ,過半數的受訪少數族裔人士認為香港社會對少數族裔人士存有歧視。
職場方面,超過四成少數族裔人士曾在工作及社區中被敵意態度對待,逾三成少數族裔人士表示主流人士曾對他們的種族、文化及衣着,作出不友善的言論和批評,有受訪少數族裔女士表示,在其工作的五星級酒店老闆不允許她包頭,原因是「唔好嚇親人」。
就業機會方面,逾半數受訪少數族裔人士認為相比起主流華裔人士,少數族裔人士有較少的教育及就業機會,超過三成的少數族裔人士曾在符合工作要求的條件下,未能獲得面試機會,亦有五成少數族裔人士認為,即使他們具備相關專業知識,主流僱主亦因為種族差異不聘請他們。
「親切」活動統籌李嘉萱指出,正因為普遍香港華人與少數族裔人士甚少有認識彼此的機會,造成種種誤解與偏見。這不單令少數族裔人士在求職路上困難重重,即使能夠入職,他們亦未必能夠做到合適自己能力的工作,缺乏發展及向上流動的機會,甚至在求職及工作上面對排斥和歧視。
「親切」服務主管盧美寶促請本港企業早日建立職場共融文化、政策及措施。政府及不同團體亦可提供一個有效讓少數族裔人士獲得職業資訊的平台、講座及工作坊等,有關求職資訊平台亦可為不同僱主提供較直接的渠道聘請少數族裔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