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生與死,是所有人都要面對的人生課題,偏偏人們總是對病、老、死忌諱萬分。有教育基金舉行步行活動,透過在中西區不同地方漫遊,啟發參加者積極面對生老病死。
心繫心生命教育基金昨日舉行《靜觀漫活 · 死裏圖生》的步行活動,途經香港醫學博物館、大館、跑馬地墳場等地方,希望透過導覽參觀、靜觀步行等活動,令參加者對生死的話題有嶄新的看法。
嚮導之一的阿水有豐富的街跑經驗,又在中西區居住多年,與心繫心的理念一拍即合。在介紹不同景點時,他加入不同的故事及景點的背景,將生老病死的元素融入景點中,引起參加者思考。
他強調「共業」的概念,認為社會現況是人與自然相處使然,希望參加者能有更強的保育意識。他舉例說,景點之一的PMQ正是因為港人的集體努力而「先死而後生」,希望大家不只在口裏說保育,亦要付諸行動,同時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改變。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行程後,參加者到達了跑馬地墳場的目的地。大會安排資深嚮導為參加者講解在該墳場下葬的名人故事。
有參加者自言思想相當保守,當初誤以為是中西區的嚮導節目才參與,但參加活動期間,嚮導毫不避諱地談及自己的生死觀,讓他大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