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街市檔販:消費券無助生意

75%街市檔販:消費券無助生意

【本報訊】每人5,000元的消費券最快暑假派發,由於形式僅限於電子貨幣,嚴重限制市民享用範圍。民主黨進行的街市問卷調查顯示,七成半商販認為消費券計劃不會帶挈生意給他們,近九成受訪者要求政府改發現金。

逾半拒裝電子支付

民主黨區議員鄒穎恒和馬希鵬的團隊,過去幾天成功訪問九龍西七個室內街市共140個檔販,了解他們對電子消費券的意見。結果顯示,雖有56%受訪檔販支持發放電子消費券,不過有高達75%受訪者認為,電子消費券難以增加使用電子支付顧客的數量,不會令生意額增加。

調查又顯示,有66%受訪檔販表示不會安裝電子支付系統,主要原因包括不懂得操作、不能立即過數、帶來額外成本及手續費過高等。

九龍城區議員馬希鵬指出,據他現場觀察,少於三分之一的街市檔販已裝設電子支付系統,顧客使用率亦偏低。他引述部份已安裝系統的商戶表示,平均每月只得數百元消費額。他批評電子消費券政策離地,疫潮下濕街市生意受打擊,商戶欠誘因和支援加裝電子支付系統,變相未能受惠於消費券帶動市民消費的成果,應改為直接派發現金。

馬希鵬建議,政府應與電子支付平台商爭取降低行政費方案,降低檔販經營成本,並透過大規模宣傳,協助長者使用拍卡式電子支付工具,有助長遠令電子支付系統普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