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之一手 - 葉一南

神之一手 - 葉一南

前二天與太太去了Caprice法國餐廳午飯,主菜是汁香嫩滑的乳鴿,旁邊配二小件內裏空心膨脹的炸薯球。香脆小巧,外形漂亮,太太問,能否單點一盤。經理解說,這小東西叫Pomme Soufflé,在1837年8目24日無意中發明。話說當天Queen Marie-Amélie坐第一次蒸氣火車去巴黎Henry IV酒店午膳,大廚預好時間開始準備食物,但因為是新科技,路程難免延誤,廚師收到消息,立即把炸了一半的薯片撈起,等待皇后到達才猛火加熱。誰知怪事因此發生,薯片中空脹起,一試之下,又薄又脆,客人大讚,因而流傳至今。很好的故事,回家上網搜尋,原來這是馬鈴薯遇上不同熱力,表面及內裏濕度有異產生的現象。如今有取巧烹調方法,把二片馬鈴薯叠着來炸,效果自然及不上用低高油溫炸二次般薄脆了。

這午飯吃得愜意,食物精美之外,亦滿足了我收集食物故事的嗜好。聽得愈多,愈相信世上有神來之筆,很多時候「無心插柳」及「誤打誤撞」的創作,比起廚師們絞盡腦汁的菜式更能流傳後世。吃雪糕的時候,大家喜歡淨吃或放入雪糕筒內呢?我選擇後者。1904年在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市舉辦的世界博覽會,是世紀盛事,吸引着全美及世界各地遊客乘船及火車而至,當時光緒皇帝亦有派親王參加。會內有一些食物攤位,當中有賣雪糕的與賣窩夫二檔同列。賣雪糕那面生意極佳超出預期,盛器用盡只得乾着急,旁邊的那一檔老闆Hamwi靈機一觸,把窩夫捲起遞給隔鄰裝雪糕,問題解決,乾淨利落又美味,今天我們叫四手合作,新發明大受歡迎。後來Hamwi成立雪糕筒公司Missouri Cone Company,發了達。想一想,剛好這二檔同一場合排在一起,而恰巧另一面用完盛器,機率之低必是天意,換轉是賣窩夫的用完麵粉,便沒戲唱了。

我們很自然以為白蘭地這些高級消費品,必然是某一位天才精心研製的產品,怎知其出現比雪糕筒更兒戲。以前跨國運輸餐酒,是一件麻煩事,一桶桶又大又重,路程遙遠容易變壞。所以當十五世紀出現蒸餾技術的時候,有人想了一個妙計,先把餐酒蒸餾,脫了水,減低份量同時增加酒精濃度,運輸方便亦不變壞,更因體積少了付稅亦下降,抵埗時再混水,豈不一舉數得?貨物到了其他國家,打開時候,異香撲鼻,味道豐厚,已經變成另一樣更好的東西,這便是白蘭地了。雪糕筒算是有意識的發明,白蘭地是誤打誤撞的結果。

1866年。John Pemberton,美國喬治亞州的一位年輕醫生,因為在南北戰爭中受了傷,長年止痛上了嗎啡癮。他希望戒斷毒癮,於是埋首研究,用古柯葉及kola nut提取出可卡因及咖啡因,做成了一種沒有嗎啡的止痛飲劑在他藥局出售。當時宣傳這藥物能有助焦慮、戒毒、舒緩痛楚,用後有輕快感覺。後來他無意中把梳打水混入此藥物中,成了可口可樂的前身。1888年,John Pemberton以美金$1750賣掉這藥物,可口可樂開始以消閒飲品新形象推出市場。喬治亞州的這位一生受痛楚折磨的醫生,沒想到戒毒藥物最後變成世界最大的飲食公司之一。

大部份的發酵食物如臭豆腐、乳酪、啤酒、香檳、酸種麵包、豉油、皮蛋等等,都是如此意外地出現。如果沒有人察覺山羊吃了咖啡豆特別活躍,茶葉沒有飄入沸水之內,現在下午茶時間不知我們會喝甚麼呢?所以說,世上最厲害的廚師,叫「無心插柳」及「誤打誤撞」,時機成熟,神之一手,人類難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