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生寫週記:沒有副作用的藥?(鄭志文)

家庭醫生寫週記:沒有副作用的藥?(鄭志文)

「沒有副作用的藥」,應該沒有人相信吧?因為邏輯上說不通,甚至有些「補藥黨」的嫌疑。不過,事實是不少人選擇相信這些不存在的藥。或者,是選擇受騙。

有一個流行說法,是「中藥無副作用,西藥有。」其實,凡是這種極度簡化的二元分類,一定不會是事實。中藥博大精深,種類繁多。不少中藥要求份量精準,就是要避免出現副作用,甚至是中毒。「無副作用」這種籠統說法,反而是窒礙了中藥的發展。有一些廣告,取巧地形容產品沒有西藥副作用。假如產品不含西藥成份,就自然沒有西藥副作用。

另一個說法是,「天然產品,沒有副作用。」這亦是遠離事實。隨便舉些例子,野生植物不少含有毒素。每年都有人因誤食有毒野菇而入院。還有,所有致命細菌都是天然產物,並非人工培殖,肯定不是有益無害。

藥物的副作用,可以分類為與藥物效用相關或不相關,亦可以分類為影響所有人或只影響特別群組。

有些藥物的作用,如果過量,就成為副作用。糖尿藥可以控制血糖,但亦有可能引致血糖過低,令患者出冷汗、心跳加速、神志不清,甚至死亡。糖尿藥過量,不一定因為處方不當或者誤服。患者可能因為疾病、忙碌、心情影響等,減少了進食,正常份量的糖尿藥,就變成過量。還有不少因素,例如嘔吐、腎功能衰退、藥物相互影響等,都可令日常服用的藥出現副作用。

有些藥,副作用和效用無關,例如傷風藥引致的睡意和收鼻水無關。而這睡意是差不多一視同仁,只是程度不同。

小童、長者、腎病患者、肝病患者、同時服食多種藥物人士,比較容易出現藥物副作用。原因是身體狀況影響藥物的吸收和代謝,令份量難以估計。所以醫生用藥時,會特別留意。比較防不勝防的,是一些難以察覺,或不明原因的副作用。例如抗生素 clarithromycin有機會引致心律不正,但只影響某些可能心臟有先天特性的人士。

電郵:[email protected]

鄭志文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