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騰訊(700)首季業績Non-IFRS純利為331.1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22%,屬2019年次季以來最低的按年升幅,另騰訊亦仿效競爭對手阿里巴巴(9988)的做法,擬把2021年新增利潤用作投資,兼將投入大量補貼等幫助中小型商戶,市場擔心此舉會拖低利潤率。
騰訊整體季績尚算符預期,季內收入1,353.03億元,按年升25.2%,略高於市場預期均值23.7%;純利按年飆65%至477.67億元;惟反映核心盈利能力的Non-IFRS純利僅按年升22%,明顯較預期均值28.26%為低,兼且按季微跌。騰訊美股ADR走弱,截至昨晚10時,折合約607港元,較昨日港元收市價609元低0.3%。
騰訊主業「增值服務」收入按年升幅僅16.04%至724.43億元,相比去年平均升32%低近一半。至於另外三個分部業務,「網絡廣告」收入按年增長23%至218億元;騰訊新興業務「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的收入增幅最大,按年升47.4%至390.28億元,據公司分析是去年首季的居家令影響,以及移動支付使用的長期趨勢所致;來自其他業務的收入為20.12億元,這業務類別包括投資、商品銷售和為第三方製作與發行電影及電視節目等。
騰訊執行董事兼總裁劉熾平表示,短視頻是公司相當關注的領域,中國網民用很多時間觀看短視頻,這是行業發展的第一階段,預計未來會加強種類和內容的要求,現時正發展兩個業務生態,分別是微訊視頻號,創作者可以通過微訊視頻號和用戶進行互動,未來希望增加變現方法,另一個是整合長視頻和短視頻,冀製造高質的內容。
海外業務策略方面,劉指主要有兩個,第一為投資海外最優秀的科技公司,利用他們在當地的經驗,結合公司的技術共同發展,例如騰訊投資了東南亞最大的互聯網公司冬海集團(SE),現時市值過1,000億美元;另一個策略是將遊戲帶至海外,這些遊戲亦有和不同公司合作,並獲得成功,去年公司遊戲收入有兩成來自海外。
阿里早前罕有宣佈,計劃把因業務增長而來的所有新增利潤,都投入到重點戰略領域,如幫助商家降低經營成本和技術創新的一系列舉措。騰訊昨在業績通告中指,會把部份2021年新增利潤投資於新的機會,將投入大量補貼、資源及服務,幫助中小型商戶進一步降低運營成本及提升運營效率。
iFast Global Markets副總裁溫鋼城表示,騰訊是次季績「有少少意興闌珊」,因它作為增長股,Non-IFRS純利卻連兩成半也不到,若北水今日大手出貨,其股價或下試600元,「代表業績反彈浪完結」,尤其憂慮市監局對平台經濟的後續整頓,令其股價短期內難找到大升的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