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備受爭議的放寬海外醫生來港執業修例建議下月2日提交立法會,草案雖已獲行政會議通過,但行會成員兼自由黨立法會議員張宇人認為不應只限香港永久性居民才可獲放寬資格,擬於立會提修正案,要求擴展至非港人醫生同樣可經特別註冊來港。香港醫學會會長蔡堅重申,考試是評核醫生最公平方法,但「政府要開個門就開個門」,立會在無阻力下,港人難以發聲。
《醫生註冊條例》修訂草案建議在指定海外醫學院校畢業的醫生,符合相關要求後可免試註冊,但必須是香港永久性居民,以及在公營醫療機構工作最少五年。蔡堅昨在電台節目表示,業界已表達對修例的關注,但「政府要開個門就開個門」,指自己也曾參加其他國家執照試,認為考試是評核醫生最公平方法。
他指今年香港執照試有四成人合格,如九名來自英國的醫生中有八人合格,來自德國、西班牙、意大利、印度、馬來西亞及尼泊爾的醫生合格率更達百分之百,認為數字不俗,可沿用舊方案。他強調以現時香港環境,即使可免試註冊亦難吸引海外醫生,反問局方如有意挽留人手為何不檢討制度,「今次再放寬,如果有100個(申請),我會覺得好詫異」。
張宇人之後在同一節目表示,應容許移居外地港人的子女申請,又認為只憑學歷斷定亦不理想。他計劃提修正案,放寬申請人必須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限制。他又不點名指「好似你(主持)正話訪問嗰個人,佢當然開心到痹,因為睇到可以嚟嘅人唔多,同佢爭飯碗嘅人唔多」。對於被暗嘲,蔡堅接受本報查詢時回應:「我好慚愧,做咗50幾年醫生都唔係『星球人』、『月球人』,只係地球人。最好叫稅局講吓有幾多星球、月球醫生,唔係俾人渲染,令市民以為醫生咁發。」
對於草案提交上立法會後或再有修訂,蔡堅表示「冇得擔心」,「𠵱家喺立法會做咩都得,要立咩法都得,香港人冇聲出」,估計修訂建議僅試水溫,「可以隨時修訂,修訂到點都唔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