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賽格搖足3日 11樓以上已封 美領館籲勿到華強北

深圳賽格搖足3日 11樓以上已封 
美領館籲勿到華強北

【本報訊】深圳華強北賽格大廈自本月18日起連續三日搖晃,事發後當局雖曾聲稱大廈主體結構安全,惟昨日最新一次搖晃,大廈商戶仍需緊急撤離。事件亦驚動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該館前日發出安全警示,指示美國公民避免前往賽格大廈及華強北。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表示,美國過往罕有對中國的民生事件發警示,今次或反映美對華宣傳戰的新策略,即藉此類官方未能合理解釋的議題,漸進式打擊中國政府形象。

樓高292米(不計天線)、75層的賽格大廈連日搖晃引起各方關注。有大廈員工透露,本月13日已感受到多次搖晃,18日「搖得特別厲害」。 多次封閉及局部解封的賽格大廈昨第三度搖晃,無獨有偶,與前兩次一樣發生於中午,大廈管理處職員指多個樓層均感受到晃動,晃動更持續半分鐘,現在11樓以上已封閉。香港公開大學深圳辦事處位於賽格廣場大廈31樓,一名女職員向本報指,現時全幢大廈已封閉,所有人已撤離,要取得許可才可返回取物件。

■深圳華強北賽格大廈自本月18日起連續三日搖晃引起各方關注。

劉銳紹:美做法具宣傳戰效果

雖早前當局派專家初步調查,指大廈振動、傾斜、沉降等狀況均符合安全規格,惟網上流傳一份20年前華中科技大學的碩士論文,意外揭出賽格大廈興建時,有邊施工、邊設計的問題,且因此曾鋸短樓頂天線避免搖晃。此外,網上傳聞稱大廈搖晃,與樓內大量比特幣挖礦機共振,及開發商擅改建築設計圖有關。至今,專家組對大廈搖晃的實質原因仍未有定論。

眾多疑慮接踵而來,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前日通知,由於賽格大廈18日發生搖晃,館方指示美國公民及在廣州的僱員避免前往該處,直至另行通知。美國駐外使領館過往多因重大安全威脅才發警示,如之前多次就內地疫情發警示,去年亦曾警告在華美國公民可能被中方依國安法任意拘留。

劉銳紹分析指,今次美領館做法罕見,客觀上具宣傳戰效果,因賽格大廈事件疑點眾多,中國官方的解釋又未能平復社會擔憂。他指,美國以往僅對關於美國利益或政治敏感的涉華議題表態,今次反映美國或開始針對非政治敏感事件,對中國發動宣傳戰,「單一議題雖影響不大,但可逐步蠶食對方形象」。對中國而言,官方難以反擊該類公眾有太多問號的民生議題,亦無法複製新疆棉事件,轉化事件為愛國運動。

■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前日發出安全警示,指示美國公民避免前往賽格大廈及華強北。

專家:建步行街時或影響地基

本報特約記者昨晚到賽格大廈附近查看,大廈四周已被膠帶圍封,但沿路人流未減,有附近商販稱不太擔心,因颱風山竹來襲時大廈都無問題。建築工程師潘焯鴻對本報表示,據公開資料和影片,相信大廈暫無倒塌危險。他解釋,官方列出的搖晃可能性中,風力及溫差因素皆可能性低,不可能致劇烈搖晃。他指,大廈多次搖晃,均未見有升降機事故報告,外牆亦無損壞,反映大廈上蓋部份無問題,而貫穿大廈地底的地鐵7及8號線如常運作,證明地鐵管道附近未有土壤流失影響大廈。惟他指,賽格大廈地底結構複雜,附近華強北步行街興建時,曾挖深地面,或影響大廈地基部份,真相只能待專家實地調查後進一步論證。

至於有網傳說法指,今次搖晃是因當初發展商改動原設計,潘認為不可信,因倘主結構被擅改,大樓根本無法安全屹立至今。而天線曾因大樓晃動被鋸短,他就認為有可能,因天線晃動可致主結構晃動。對於比特幣挖礦機共振一說,他就笑言該說法無知,因挖礦機只是電腦,會產生熱力,但不會引致巨大震動。

■賽格大廈已封閉,要取得許可才可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