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六晚,ViuTV播《英雄本色》(1986)。老電影隨便在網上也能免費合法觀賞,但我坐定定不知不覺再睇多一次。同一時間,Facebook朋友發起揮手區,紛紛認頭,熱鬧非常。這便是linear channels的魅力。Internet碎片化,正因太方便,欠迫切性,你不知道誰剛巧也看了,沒共通話題,就提不起勁。睇電視,勝在有傾有講,即使透過soical media。
但《英雄本色》並非一般戲寶,此城此景,別具深意。郭沫若〈滿江紅〉詞:「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形勢愈艱難,愈需要英雄。朋友留言:「屈得太耐。」我留言:「香港人快意恩仇。」朋友憶述:「Mark哥擱上殘腿,開快艇返轉頭幫狄龍,全院鼓掌!」怒海回航,為了救手足。
《英雄本色》說不完,港孩不懂,我們要世代傳頌下去。名為「流行考古學」的群組考證出原先確有Mark嫂角色,由薛芷倫飾酒廊歌女,還擷出唯一剪剩的遠鏡畫面。關鍵時刻,她會否勸過丈夫退縮?現版本無從得知了。男兒天職保家眷,兒啼妻哭內心撩亂,永遠人生交叉點。
戲份被刪,「流行考古學」指出在另一套電影《我在黑社會的日子》(1989),薛芷倫終於坐正演周潤發太太。薛小姐人生經歷滄桑不少,倍欷歔。網民聯想談起她出道之作乃《歌者戀歌》(1986),男主角譚詠麟,經理人薛芷倫,女朋友林河廷。我講開又講:「林河廷棄獎,寫下歷史。」網友回應:「何止棄獎?直指比賽不公!」
是這樣的,林河廷中韓混血兒,1985年參選大台健美小姐,大熱倒灶獲亞軍。冠軍馬清儀豪門千金,賽果疑似內定,林河廷憤而退還后冠。其時小弟讀初中,擔任班會主席,班際比賽,我班屈居第二,疑因校長偏好隔籬班選唱愛國歌曲。校長,愛國還愛國,自由還自由,請公道。我起哄半開玩笑說:「我班要學林河廷退還支亞軍錦旗。」驀然回顧,那是我初次感受何謂抗爭。
人年紀大,牽扯得遠。本週將續播《英雄本色2》,主題曲張國榮〈奔向未來日子〉,呼應首集英文片名A Better Tomorrow,一唱三嘆。說到better tomorrow,懷念台灣群星〈明天會更好〉(1986),寶島加油!「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之命名,真口水尾啊。
逢星期五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