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天氣持續炎熱,五月未過,天文台已錄得七個「熱夜」,即全日最低氣溫攝氏28度或以上,昨日更有市民在南丫島對開海面目擊水龍捲出現,全程六分鐘,嘆為觀止。
長洲居民張先生,昨早8時半在東灣泳灘遠望出去,見到天空有一大團烏雲。他說:「雲團飄向南丫島,打橫去數碼港,去到中途消失咗。佢(雲團)有條尾喺度,一段時間落咗水,跟住有水花喺水面捲上去。」他表示維持約六分鐘。
天文台科學主任看過讀者提供的片段確定是水龍捲,今次水龍捲是在良好天氣下、濃積雲底下形成。
水龍捲是一個快速旋轉、夾雜水滴的漏斗狀雲柱,由對流雲底部連接着水面。旋轉雲柱若未到達水面或地面,就叫「漏斗雲」,它會因雲滴的存在而變得明顯。水龍捲在香港偶然出現,平均每一至兩年一次;相同現象在陸地發生就是「龍捲風」。水龍捲風速一般較龍捲風低,因水龍捲有時將水吸起,亦為「龍吸水」。去年6月,有市民在赤鱲角機場第三跑道對開發現水龍捲,維持近一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