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突徙薪 莫再讓香港焦頭爛額(潘焯鴻)

曲突徙薪 莫再讓香港焦頭爛額(潘焯鴻)

前特首梁振英一輪急攻,為《蘋果日報》設定7.1大限這一個焦點。我個人取向,劣文繼續寫,微言繼續發,活在當下,鍾意香港,就不輕言放棄,努力活出尊嚴就是一個態度。如果有人要香港繼續留在一個水濁魚噞的境況,又怎樣能夠體現至人無為的睿智?管好其中的度,寬猛相濟,才能凝聚而免於南零北碎。

梁振英在2020年12月21日引《人民日報》2016年4月8日〈焦頭爛額與曲突徙薪〉一題,借文諷刺當時香港在抗疫工作上的不足。原文指路人甲看到廚灶是直煙囪,旁邊還有柴堆,便勸大當家更改為曲突 (曲尺形煙囪),搬走柴薪,避免火患。大當家不理會,結果真的失了火,幸得鄰里相助把火撲滅。大當家殺牛置酒,謝其鄰人,卻忘記了提出問題的路人甲。

香港基建的項目管理,明知曲突徙薪的必要,但官員尸位素餐讓香港庫房焦頭爛額的例子何其多?更重要是,來來去去都是同一群人用差不多手法讓庫房的公帑辛苦來、瘟疫去。

港鐵沙中線獨立調查委員會的調查內容揭示,包括媒體在其後的後續調查發現,無論螺絲帽和鋼筋的實際數量,港鐵都超額繳付了合約原則應付的糧款。尤記得在立法會討論相關工程項目的表現時,有議員質問路政署的官員,是否港鐵求付甚麼金額,政府都要根據服務委託協議而照單全付呢?現在顯然,不單止後知後覺,而且米已成炊。

早前「中科監察」收到可靠文件,機場三跑工程項目的一個變電站工程,因為總承建商認為地質有問題,原來計劃在2021年1月中開工的時間被一再推遲到5月尾。期間,分判商的文件揭示,一夥人就以工程延誤索償,嘗試以加班工作和改為以人頭計算開支的索償方法,索取比原來分判合約高出一點二倍的賠償金額。而較早前,另外有傳媒踢爆,三跑工程的跑道工程項目出現嚴重的抽人頭情況,分判商以人頭計獲取糧款,但就將人工金額放大欺騙金錢。事件曝光後,機場管理局負責三跑工程的兩個大員,分別被即時辭退及調離三跑工程的管理範圍。又事有湊巧,最少後者曾經在港鐵工程系統服務,而他們竟然都看不到這些對機場管理局造成損失的情況。

剛剛有媒體踢爆,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的首席工程總監,近日被執法人員造訪。 消息指西九管理局立即以「私人原因休假」的理由改由前土木工程拓展署副署長暫代其職務。湊巧所涉及的人員亦曾經在港鐵工程系統服務。去年12月,西九文化區出現大地震,原行政總裁提早離職而林鄭愛將馮程淑儀破天荒空降西九擔任署理行政總裁。

政府補貼承建商推高建築成本

消息指,M+博物館不單止嚴重超支和延誤,2016年興建過程中,合約訂明的F3+混凝土表面處理要求根本沒有達到滿意程度,同時總承建商出現財困,西九管理局因此以人頭考勤計算,免除所有簽訂的合約管理和單價責任,任由承建商派員施工,並按照考勤收取工程款項,項目因人工開支暴漲而嚴重超支。毗鄰的西九演藝綜合劇場工程亦出現嚴重延誤甚至工程事故,2019年7月25日,東南角落的堤堰出現嚴重崩塌,大量海水瞬間湧入地盤,鄰近土地出現嚴重地陷,因為涉嫌施工不當而造成嚴重延誤,總承建商不但安安樂樂,而且據知正在獲得補償。

在鐵路、機場、西九文化區及可能包括啟德體育城在內的一些基建項目。來來去去,都是同一班人以不同身份位處業主、顧問公司、承建商、分判商以及材料供應商的管理層。他們原來都用同一個手法,就是故意製造延誤,包括常常指稱地質出現問題或設計改動,在不知何解下,放棄合約在工程款項中的結算方法,改以人頭計算工程糧款。

如果大家去看看臉書上包括釘板和紮鐵工人招聘群組所刊登的工資水平,以及香港統計處每一季經過政府部門及銀行出糧紀錄核算的建造業工資水平,就會赫然發現,尤其是港鐵、機場管理局及西九管理局,非常奇怪地以大幅超越香港平均工資的水平,補貼給承建商,製造人為的利潤,建築成本因而不斷被推高,其實這只是集體製造的一個合理假象。而最令人痛心,就是這些機構之上,都有相關政府部門負責監督他們的工作,但就一次復一次、一年復一年地找不出問題來,香港人的公帑,就在一些基建項目上,數以十億、百億地流失去不知名的口袋內!

(香港深層次矛盾系列十之二)

潘焯鴻

中科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