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三季準備動工華英中學原址重建計劃,政府突然煞停,向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主動撤回華英中學重建項目議程,理由是現階段未獲議員支持。據建制派媒體報道,不少建制派議員質疑華英中學曾經與反修例事件扯上關係,又指該校校長曾呼籲政府擱置修訂《逃犯條例》,擔心學校未來「唔知點教學生」,私下表態不支持計劃。明顯今次是政府與建制派扯貓尾,背後是針對辦學團體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因為他們被視為支持「黑暴」,在反送中運動中,前會長袁天佑牧師也走得較前。
以往行政主導體制,政府提出的法案及撥款條例均不輕易撤回,政府現時面對一個沒有了泛民的議會,建制派主導了議會的撥款申請,可為所欲為,今天政府失去了管治意志,將權力拱手相讓。華英中學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往後的撥款阻撓將層出不窮,小部份是執行政治任務,更多是因為可以從中取利。議會內一派獨大,任何法定機構丶教育醫療丶社福機構撥款,以至城規等,政府將權力交予立法會,他們想阻就阻。這顯示了建制一派獨大,成為了政治游說對象。若果大家想撥款順利通過,主要工作不是游說負責部門官員,而是游說建制派山頭政黨。於是政治公關成為疫症下的蓬勃生意。華大基因檢測出錯,便請公關處理。若某機構想其利益攸關的申請順利通過立法會,最佳方法是聘請建制派開設的公關公司,由他們安排客戶去見議員。
以往由於議會內兩大陣營對壘,政府遊刃其中,可以在不同議題形成不同政治聯盟,拉一派打一派,不會受制於任何一派的政黨。但現在紅色政客當道,政府提出撥款申請,自己反而沒有意志去貫徹,由此產生的公關大餅,紅色勢力可以狂食。正所謂做議員不如做公關,利用自己人脈搵真銀才是王道。香港沒有任何規管政治游說工作,因為以往權力在公務員手,沒有甚麼政治游說空間,現在轉移到議員之手,在冇王管的狀態下,利益輸送由此而來。當議員作勢質疑或否決撥款,stakeholders 便需要做游說工作,利益關係由此搭上。
香港未來會逐步走向官本位,不論是以土地收回條例徵用土地,政圈中人有沒有機會出選各級議會,投資者籌拍電影是否觸及紅線,全部都與官僚權力有關。以往香港有一套可預測性及透明度高的制度,不是由官僚個人說了算,現在變成了人治社會,掌控權力的新主人,公關說客將絡繹於途,這也是香港新腐敗集團產生的溫床。
劉細良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