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傳統津貼名校拔萃小學爆發教師離職潮。有家長向本報投訴,今年小六升中呈分試的關鍵時刻,兩班小六的班主任竟相繼於學期中辭職,其他主科亦大多由代課老師授課,嚴重影響教學進度。該家長形容子女就讀六年以來,教師團隊「逢暑假便『換血』,每年最少走三分一」。據悉,該校老師紛紛劈炮,是因不滿校方不合理的工作要求。教育局證實接獲家長對學校教師聘任事宜的不滿,已聯絡學校跟進。
綜合多名家長及前教師提供的資料,該校校長伍頴儀上任18年來,每年平均約七至十名教師離職。據2020年《小學概覽》,小拔班級編制為各級兩班,全校教師總人數為25人。
消息人士透露,前年離職教師約7至8名;去年則有10名。現時實際教師數目為24名。自去年九月起,六年級兩位班主任未待上學期完結已相繼辭職。「還有3B班主任、2B英文科教師、3B是代課,轉長工後又走;5A班主任二月請假到現在,聽說到七月都不會回來,所以現時5A班主任也是代課。」
小六家長梁太(化名) 指出,過去六年的教師流失量高企,每年最少三分一,約七至十位教師離職。「每年學生都要適應新老師,新老師又未必掌握學生原本進度,每年都是這個循環,很浪費時間。」其子適逢呈分試,惟今年一月班主任已離職,由不同的代課老師授課:「中文老師開學不久已不停請假,由不同的代課輪住教;數學、科學老師3月底請假,亦由不同的代課老師代課。」
另一位小六家長陳太(化名)亦指新聘任的班主任於農曆年假後才到職,惟復活節假後便請病假兩星期,形容班務前所未有混亂:「試過整堂無老師在班房,學生做甚麼都可以。有請過代課,或叫低年級老師代課;甚至連數學老師都要『落場』教中文。」
據悉,該校不少年資五年以上的教師已辭職,與疫情下工作量不勝負荷有關。「每星期全部科目,合共出四、五十份,全部都是老師重新做過的工作紙。」
本報就拔萃小學教師大量流失等事宜電郵向校長伍頴儀查詢,其後校監Ross Royden以書面聲明回應,指有關對學校的評語屬「失實及有惡意」(false and malicious),校方正徵詢法律意見,就毫無根據屬於誹謗的陳述採取行動。
教育局覆稱,資助學校按《資助則例》規定可自行聘用日薪代課及月薪臨時教師,暫代放病假及其他核准假期的常額教師。教育局證實接獲家長對學校教師聘任事宜的不滿,已聯絡學校跟進。
教協副會長葉建源認為,教師離職數目若達三分二,以及學期中途離職,已顯示有異常情況,「教師轉職往往在學期尾,完成學期才轉職,學期中間走,沒有很多學校學期中請人,按情況應該是出現很異常情況,老師才這樣選擇。」認為當局應正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