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正規軍有超過200萬人,但《新聞周刊》獨家披露,原來在編制之外,五角大樓過去10年還組建了一支為數約六萬人的秘密軍隊,這支在「消除特徵」(signature reduction)計劃下建立的卧底兵團,會以假身份執勤,不受國會監督,專門從事比全副武裝衝突次一級的「灰色地帶」行動。
近年,混合戰爭(hybrid warfare)成為用兵新模式,通過非軍非民,或亦軍亦民的手段取得軍事優勢,由俄軍吞併克里米亞前的滲透,到解放軍用漁船民兵在南海打頭陣,均令對手難以招架。《新聞周刊》花了兩年時間偵查,發現美軍也有一支混合了職業軍人、平民和承包商的非常規部隊,人員散落在全球130間企業及政府機關,隨時可執行秘密任務。
報道坦承,記者通過明查暗訪,始終未能掌握「消除特徵」的實際規模,因為連匿名受訪的部隊中人也不知情,但推斷人數應該比美國中情局(CIA)的特工還要多10倍。這支每年耗費九億美元(70億港元)運作的六萬人軍隊,逾半屬特種部隊,負責最危險的前線反恐和敵後騷擾;其次是軍事情報專家;第三大兵種則是鍵盤戰士,由他們在網上搜尋目標和影響輿論。他們參與行動時都有不同程度隱藏真正身份。
美國國防部成立「消除特徵」秘密軍的原因有多個,除了混合戰爭的大趨勢,這支鮮為人知的部隊基本不受國會監督,亦不受《日內瓦公約》和軍法約束;在當今處處都有監控措施下,美軍需要一支以假身份來去自如的部隊;更重要的是,隱藏身份作戰可以避免參與的美軍遭起底而禍及家人。伊斯蘭國在2015年至2017年間,便曾把近9,000美軍的姓名放上網,令軍眷們也受滋擾。
美國法律上執行秘密行動是CIA的專利,而且需要總統授權,雖然其他執法機關也有卧底行動,但按規定他們必須攜帶官徽在身。為避免踩過界,「消除特徵」除了會跟CIA合作,也走法律罅,配備了反跟蹤裝置的成員在出入他國時,99%會用真名過關,奧妙就在於一套被稱為「快車道」的美國黑客軟件,早已植入其他國家的生物認證庫,讓美軍可以瞬間竄改內容,結果名字是真的,身份卻是偽裝。
另外,「消除特徵」又自設媲美荷李活電影特技的道具工場,能用矽膠按任務需要造出不同年紀、不同性別的面具,個個栩栩如生,讓參與行動的士兵改頭換面,避過對手的人臉識別系統。至於指紋認證就更易破解,一如電影情節,士兵只需戴上特製膠手套便可改變指紋。
一名退休軍官指出,美國人在網絡時代存在「認知的鴻溝」,情況就如冷戰時的「轟炸機差距」一樣,總是擔心會被俄人打敗,他強調:「我們正打贏這場戰爭,包括在虛擬的一方,只是我們要保守秘密,傳媒才把俄人描繪得像昂藏十尺罷。」《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