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專題:危機造就外交成功 獲G7撐入世衞 聯美堵華 台歐史上最堅實

兩岸專題:危機造就外交成功 獲G7撐入世衞 
聯美堵華 台歐史上最堅實

今天(20日)是台灣總統蔡英文任期第五年,亦是連任後一周年,其外交令台灣成為全球關注地區之一,甚至成為全球圍堵中國一大戰略部署。兩岸局勢現時自1996年台海危機後最凶險,但台美及台歐關係卻是史上最堅實,民眾對外交部長吳釗燮滿意度高達60.7%,對當地來說極為罕見。有台灣學者形容蔡英文過去12個月外交「相當成功」,未來不應過份着重邦交國數量,應努力與歐美國家建立不受中國影響的雙邊自由貿易。

台師大東亞學系教授范世平向本報稱,台灣外交部長一般來說知名度不高,滿意度亦不會特別高。兩年前的《遠見》雜誌民調,吳釗燮滿意度只有41.2%,與其他內閣成員相若。近日同一民調顯示民眾對吳釗燮的滿意度高達60.7%,僅低於負責抗疫的衞福局長陳時中。范形容這反映蔡英文政府過去12個月外交「相當成功」,更重要是「把台美關係拿回來」,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及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都親台,不少人本擔心接任美國總統拜登及日本首相菅義偉親中。現時台美及台日關係卻大幅提升,拜登更派其摯友、前參議員多德(Chris Dodd)率團訪台,日本在新版防衞白皮書更將首度明載台灣穩定重要性,拉高了吳釗燮的民調。

■蔡英文執政一周年,雖面對多重問題,但民望高達55.3%支持率,外交上更獲多國支持。

■拜登早前派遣前參議員多德等非官方代表團抵台訪問,由吳釗燮到場接機。

■G7成員國外長剛發表聯合公告,提及台海和平重要性及支持台灣參與世界衞生組織。

抗陸「先鋒」印太重要一環

對於台灣地位現時水漲船高,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沈有忠向本報笑說:「中國自己也有出了不少力吧」。各駐歐大使在當地的戰狼外交惹起風波、中國制裁歐盟、部署七年的中歐投資協定宣告停止審議,加上拜登致力重修關係,都將歐盟推向美國一方。沈又稱,美國從中東地區抽身,部署到印太,肯定意識到台灣作為第一島鏈最弱一環,「如果世界忽略台灣的話,台灣會在溫水煮蛙的情況下煮掉,但現在全世界都關注台灣,視為在戰爭邊緣,所以台灣現時說最危險,其實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師大政治所教授曲兆祥稱,台灣外交政策就是跟着美國走,扮演對抗中國大陸政策的「先鋒」角色,拜登上台後不尋求與中國全面對抗,不尋求積極跟中國直接對抗,相對之下,台灣在抗中態度就自然緩和。歐盟中德國及法國均宣佈其印太政策,台灣不論在軍事或經濟上都是印太重要一環。G7(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及日本)成員國外長在5月聯合公告,首度提及台海和平重要性、支持台灣參與世界衞生組織(WHO)及世界衞生大會(WHA)。歐洲經貿辦事處處長高哲夫(Filip Grzegorzewski)特別提到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佔67.6%,歐洲不得不重視台灣。吳釗燮也形容「歐洲國家聲援台灣的力度比以往更強,台歐關係史上最堅實。」

專家倡趁機爭取國際空間

台灣雖獲歐美國家支持,但在世衞大會網上截止報名(5月10日)前仍未有獲世衞總幹事譚德塞邀請,相信連續五年無法出席,台灣稱24日前仍有機會獲邀,但相信極為渺茫,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沈榮欽稱,台灣不需要加入WHO等組織,但「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對台灣尤其重要」。CPTPP以日本為主導,共有11成員國,日本爭取美國重新加入,台灣若成功加入將打破中國外交封鎖,但同樣中國亦表明有意加入,沈稱:「若中國搶先於台灣加入,勢必封死台灣加入的可能,台灣應掌握大氣候趁機爭取國際空間」。中共的「疫苗外交」已伸向台灣邦交國,南美國家巴拉圭及洪都拉斯先後收到中共用疫苗利誘與台斷交,其中洪都拉斯總統更表明有意購買中國疫苗,在中國開設辦事處。沈有忠認為數邦交國數量沒意思,「未來一兩年要關注的是西方國家注意到台灣,是不是慢慢的在國際組織上面以來支持。就算受到中國阻撓的話,台灣與其他國家簽下雙邊經濟協議,那不需要中國同意」。他相信:「只是雙邊的話,或者等到疫情稍微穩定了,陸陸續續會有好消息傳出來」。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