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後累錄14孕婦流產

針後累錄14孕婦流產

【本報訊】衞生署至今接到約2,890宗接種疫苗異常事件報告,佔疫苗接種總劑量千分之1.5,大部份為較輕微個案;20宗涉曾在離世前14日內接種疫苗的死亡個案,佔總劑量的10萬分之一。新冠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召集人劉澤星表示,統計數字顯示,接種疫苗後沒有增加整體死亡率、急性中風或冠心病等。

專家:接種後死亡比率低

劉澤星昨於記者會稱,自2月26日疫苗接種計劃開始至5月16日,接種疫苗入院後死亡人數,每一萬人有0.27人,而未有打針而入院死亡人數,每一萬人有13.61人。

至於接種疫苗後急性中風或心肌梗塞致死的死亡比率,較未有接種疫苗的死亡比率低;女子接種後流產有14宗,未有打針而小產的個案則有985宗,即每一萬人分別是0.38和6.32人,重申針後異常報告的比率低。

食衞局副局長徐德義表示,科學證據顯示,復必泰和科興疫苗預防病毒的裨益高於風險,對變種病毒依然有效,除非有明顯禁忌症,否則所有人適合打針。

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已完成評估七宗個案及初步評估21宗個案,未有發現任何死亡個案與打針有因果關係。疫苗嚴重異常事件保障基金,截至5月17日,處理16宗申請及198宗查詢。

民主黨醫療政策副發言人袁海文認為,政府公佈的疫苗副作用數據,仍未清楚解釋疫苗是否會引發血栓、冠心病等副作用,公眾對疫苗仍未釋除疑慮,而疫苗保障基金至今未有成功申索例子,加上香港疫情比其他國家緩和,「唔少市民覺得打疫苗副作用風險大過感染風險。」

另外,前日有15宗接種後送院個案,10人接種復必泰,五人打科興。當中10人已出院,兩人留院觀察,病徵包括手肘出疹、雙手痕癢、左頸疼痛及右上肢麻痹等。

■劉澤星昨公佈疫苗開打至今的統計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