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比亞迪(1211)昨舉行第1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儀式,由已故賭王何鴻燊之子何猷君成為車主;董事長王傳福同時宣佈,比亞迪乘用車將進軍歐洲,首站選址挪威。對於電動車競爭日趨激烈,星展銀行(香港)中國內地汽車行業分析師梅少琼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以量取勝」將成關鍵。中資車企欲撼「一哥」特拉斯(Tesla),她認為中資車企仍以中國市場為主,「佢哋好新,最終邊個會跑贏,現時言之尚早」。
惟她看好吉利(175)、長汽(2333)等傳統汽車公司在電動車的增長潛力,「傳統車廠不一定被淘汰,只是不再做燃油車。而內地汽車市場大,不會由單一車廠食晒」,傳統車廠跟隨行業趨勢轉型,爆發力較大。
官媒新華社3月底曾批評新能源車行業為「泡沫操作」,令市場憂慮內地對行業的監管態度。她表示,政府對電動車的監管將較嚴謹,皆因產能規模龐大之下,公司要投入很多資金及資源,「政府不會想見到變成一個泡沫」,「如果廠房的產量太低,對整個經濟或金融市場都會有影響」。
中國市場去年售出破紀錄130萬輛電動車,佔全球電動車銷量約40%。對於新款電動車浪接浪,梅少琼多次強調銷量的重要性,「若然銷售量上不到來,就算有幾勁的技術,公司都是賺不到錢」。她以Tesla為例,過去幾年也是不斷谷銷售,「去到某個breakeven(收支平衡)的時候,未必咁快賺到錢,但至少現金流會好靚」。
過去一年電動車的發展因疫情而滯後,她認為今年應會恢復至較健康的狀態,料內地電動車銷量或有三成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