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上周突然引用俗稱「尚方寶劍」的《收回土地條例》收回三幅私人土地,作資助房屋用途,隨即觸動發展商和鄉議局的神經,鄉議局主席劉業強表示,高度關注事件,又批評有團體常將土地供應不足推卸予土地業權人,做法對土地業權人不公平。
政府上周宣佈以《收回土地條例》回收三幅位於粉嶺及元朗住宅地的私人土地作資助房屋用途,包括粉嶺新運路近黃崗山用地、元朗十八鄉路近龍田村用地及元朗元龍街與攸田東路交界用地,當中涉及祖堂地。
劉業強昨日出席鄉議局會議時表示,目前新界有7,200多幅祖堂地,合共2,400多公頃,卻因過時法例無法發展,只能任由土地「養草」,最後才被政府以低價徵收,他建議政府推動修訂祖堂地業權轉讓限制、放寬鄉村式發展用地高度限制,甚至仿效內地城中村發展模式,令新界用地得以發展。
劉在會上又批評,一些別有用心的團體經常將土地供應不足問題推卸予土地業權人,指他們故意「囤地」,做法對土地業權人不公平,政府及城規會又長期以來單方面向環保團體利益傾斜,將「保育凌駕香港整體發展利益」,指土地業權人提出修改地契及換地申請時間長,是嚴重拖慢土地發展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