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民陣前年10月20日發起九龍遊行遭警方禁止,示威者在旺角堵路,多人被捕,包括中大學生會前會長區倬僖。區等五人早前否認非法集結等受審,裁判官葉啓亮昨裁定五人全部罪成。區呈上陳情信,指被捕後這576天,他除感到創傷和痛苦外,同時看到希望,法庭和監獄以外的角落有更多人正為「香港」兩字前赴後繼、默默耕耘。縱使罪成入獄,但在這班堅持至今的港人面前,區自覺沒有自怨自艾的理由,亦毫不絕望。文末他引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繆所言:「這個世代的任務或者更大,就是阻止這個世界的崩解。」
本案五名被告依次為謝煒洛、區倬僖、胡耀生、梁馨駿及楊卓穎,年齡介乎21至49歲。葉官昨裁定五人共面對13項罪名成立,明言上訴庭案例寫明,涉及公眾秩序的案件若案情嚴重,即使被告年輕,仍必須判處阻嚇性刑罰,決定先替四名年輕被告索取勞教中心報告,並替第三被告索取背景報告,將案押後至下月2日判刑,其間眾人還柙。
辯方大狀陳詞簡述區的個人背景,現年22歲的他是中大政政系四年級生,曾任兩屆中大學生會會長,父親是公務員,母親在護老院工作。生於小康之家的他不愁衣食,擁有康莊大道,不是社會上最被剝削的一群,但他拋開個人利益,參與集結,可見非為一己私利,更願為行為承擔罪責。大狀問:「點解由區倬僖變成本案第二被告,即將會有一個囚犯編號?」並呈上區親自撰寫陳情信,信中剖白他成年的心路歷程。
區在信中透露,他自小毋須為基本生活需求苦惱,便常常思考:「到底我們是為了甚麼而存在?我們該如何彰顯自己生而為人的價值?」可惜,社會環境告訴他,香港不是一個適合思考這類問題的地方,大家只期望「讀好書,考取功名,然後長大出來做一個生財工具。但偏偏,我對這種被預設好的命運感到不安」。
2014年,香港爆發佔領運動,區看見無數港人振臂高呼「我要真普選」,令他知道原來賺錢以外,香港還有其他可能性。佔領區大台背景綠底白字的「命運自主」,從此深深烙印在他腦海之中,「生而為人,最大的價值就是命運自主。」
他大膽想像香港這片土地的未來,在大學選擇修讀政治與行政學系,參選中大學生會,向着自主的未來大聲疾呼。可是社運過後,冷漠的社會環境使他氣餒,看見包括他好朋友在內的年輕人抵不住未來的黑暗,終結短暫的一生。他開始懷疑「命運自主」這四隻字的真確性,「任再自主的靈魂如何掙扎,似乎都絲毫無法阻止這片土地的沉淪與腐化」,所謂的命運自主,大概是個荒謬的笑話。
其後他接觸佛教,學懂放下我執,放下個人榮辱得失,「只在乎自己、身邊的人以至這個世界,有否因為自己的一念一行而變得更加好」,只要大家能透過自身的行為創造出理想的未來,命運自主,大概就是這麼的一回事。
回想被捕後這576日,區說曾有警員嘲笑他,問他上街到底自覺爭取到甚麼。他說現在回想,除了失去更多同學和朋友之外,的確看似甚麼都爭取不到。但是,與幾年前被無力感擊至崩潰的情況不同,今天的他毫不絕望,亦沒有放棄「命運自主」的信念。「在兩年前的夏天,我們選擇反抗被安插的命運,向世界展現我們的自主意識,現在,就是我們要為這個選擇負起責任的時候」。
不論世界如何變好或崩解,區自言:「我相信我們始終都是命運自主的一代:我們都正以各自的方式守着自己的崗位,努力地開創一個美好的、真正屬於我們的新時代。」
案件編號:KCCC55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