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影響18萬公務員的薪酬趨勢調查出爐,疫情持續下,得出指標全屬負數。按照薪酬調整機制,高層公務員今年有可能要減薪2.04%,中層及低層則或要減0.54%及0.68%,若政府最終決定減薪,將會是16年來首次。公務員團體指,去年指標為正數,政府卻凍薪處理,今年數據顯示減薪幅度輕微,應繼續凍薪才合理。公務員事務局表示,行政會議決定公務員薪酬調整時會全盤考慮政府財政狀況及公務員士氣等因素。
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昨發表報告,依據過去一年113間公司共14.5萬僱員薪酬和花紅變動,得出今年私營機構高、中及低層僱員的加薪幅度為 -1%、0.49% 及0.48% 。按機制扣減遞增薪額後,薪酬趨勢淨指標全屬負數,分別為高層公務員為-2.04%、中層-0.54%、低層-0.68%。
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主席李鑾輝表示,今年數據處於低位,反映了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他理解「冇人鍾意減人工」,亦留意到公務員離職人數「係多咗少少」,可能與退休人數或服務條件改變有關,但政府務必考慮社會經濟環境和財政狀況。
部份公務員團體昨日未有出席委員會會議,其中華員會早已表明拒絕參與調查工作。李鑾輝指工會在自由社會下有權表達訴求,但得出的數據實質、可靠和合理。
公務員事務局發言人昨回應稱,行政會議會在決定公務員薪酬調整方案時,除指標外,會全盤考慮所有相關因素,包括政府財政狀況、生活費用的變動、職方要求,以及公務員士氣。
各公務員團體均反對減薪,香港高級公務員協會主席李方沖指,調查的數據明顯滯後於市場情況,「始終經濟開始彈緊……同埋舊年(指標)正數都凍(薪),今年係咪應該將兩年嘅數拉勻處理呢?」華員會會長利葵燕亦認為,疫潮下私人市場薪酬數據因應不同行業有嚴重偏差,例如航空業受致命打擊,超級市場業績則逆市上揚,指標參考價值不大,不少工會今年都拒絕參與調查。減薪必然影響公務員士氣,亦對私人機構亦有負面的連鎖反應,凍薪是較平衡和少爭議的做法。
屬中層公務員的李小姐表示,特首林鄭月娥於2021財政年度亦加薪8%,「好匪夷所思囉,無理由加自己,又減公務員人工,唔應該肥上瘦下」。高層公務員的梁小姐對「要減薪都會唔開心」,但經濟市道差,與其他行業比較,「自己仲有份工都好幸福」。
公務員對上一次減薪是在2004及2005年,當年政府因經濟情況及財赤,通過立法規定公務員分兩年減薪,每年減3%。有公務員入稟法院挑戰政府減薪的做法,但終審法院裁定減薪沒有違反基本法。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