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栢良:長期清零靠廣泛接種

何栢良:長期清零靠廣泛接種

【本報訊】本港疫情漸趨緩和,特首林鄭月娥引述報章社論稱社區有望清零,認為更需要「谷針」。不過有專家認為,本港可做到在短時間零感染,但難以保持長時間清零,以新加坡為例,疫情反彈是因機場和醫院走漏個案,令感染群組在短時間內急升,呼籲當局留意機場和醫院的防疫工作。

半月多20宗疑針後面癱

本港昨新增一宗輸入個案,患者為一名42歲男子,乘搭QR818從印度抵港。林鄭月娥表示,近日多個地區疫情反彈,但本港力保不失,更借報章社論指有望清零,「既然有望清零,更加需要『谷針』,提升疫苗接種比率」。

她續稱,本港疫苗接種率未夠理想,可以「做得好啲」,現時仍有200萬劑疫苗存貨,會聯絡大型公司,如聚集到150至200名員工即可派人到場為員工打針。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在商台節目上則指出,相信本港短時間內可維持本地「零感染」或單位數確診,但做不到長期「清零」。香港要警惕如新加坡今次疫情反彈,是因機場和醫院等感染者出現走漏個案,令感染群組在短時間內急升至雙位數。他說「清零」並無「Plan B」,長遠而言港人要廣泛接種疫苗才有出路。

不過本港持續錄得注射疫苗後產生副作用的個案,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昨公佈,本月3日至16日接獲20宗接種疫苗後懷疑患貝爾面癱的報告,當中六宗接種科興,14宗接種復必泰,涉及10男10女,年齡介乎24至80歲。

翻查資料,由疫苗接種計劃至本月16日,衞生署錄得共66宗接種疫苗後懷疑患貝爾面癱的報告,當中35宗曾接種科興,31宗曾接種復必泰。

本港亦有打針後全身出疹、身體腫脹及俗稱風疹的蕁麻疹等個案,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何婉霞透露,醫管局設立的疫苗過敏安全診所接獲不少的相關轉介過案,會研究加開診症節數, 優先處理過敏情況較嚴重人士,一些輕症如出紅疹但毋須服藥個案則需較長時間輪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