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參加「香港保衛戰」的2000名加拿大軍人,主要來自溫尼伯榴彈兵團(Winnipeg Grenadiers)及皇家加拿大來福槍團(Royal Rifles of Canada)。這場戰役中,毫無作戰經驗的年輕士兵死傷慘重,290人戰死沙場,剩下的絕大多數成為戰俘被送往集中營,受盡虐打和奴役,直至三年零八個月之後,日軍投降才重獲自由。
二戰結束至今快80年了,參加「香港保衛戰」的老兵所剩無幾。2016年5月,軍營有一個頒獎禮,頒發紀念獎章給三位參加「香港保衛戰」的士兵。我有幸去觀禮,年齡最大的老兵Ralph MacLean已經96歲了,不知他現在還是否健在?
若干年後,所有歷史的參與者、創造者都會隨風而逝,命名一條街道,只是提醒世人不要忘記歷史,不要忘記那些為保護和平而付出代價,甚至犠牲生命的人。
從極權國家移民來到加拿大,卻無意了解加拿大歷史,連一條紀念二戰士兵而命名的街道都容不下。這種劣質移民,根本是文明社會的破壞者。
「香港街」街牌離奇消失後,已有組織去信卡加利巿長、亞省省長,以及國會議員等,希望事件能引起輿論重視。
國會退伍軍人委員會主席MP Bryan May表示對事件深感遺憾,敦促卡加利警方全力調查。
希望案件早日水落石出,涉案人能得到應有懲罰。長遠則希望所有文明國家在吸納移民時,能把是否崇尚普世價值作為重要遴選準則。
Facebook:kowaiyin.yoyo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