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台灣,不求奇蹟、但求希望(李平)

蘋論:台灣,不求奇蹟、但求希望(李平)

台灣疫情大爆發,昨日確診個案急增333宗,明日起封關一個月,顯然難以創下網民所期望的「在兩周內解除第三級」的奇蹟。台灣放寬入境機師檢疫釀大禍,重蹈香港豁免海員檢疫引爆第三波疫情的覆轍,但香港能在一兩個月內控制疫情擴散,如今有甚麼理由去質疑台灣做不到,反而要擦中國鞋,讚揚中共的封城措施?難道台灣人的自律會差過香港人?難道蔡英文的自省會差過林鄭月娥?難道民主政權抗疫成功的希望會差過專制政權?

沒有民主政權不被追究疫症爆發

台灣本土疫情急劇升溫,目前所知最大的漏洞出在外籍機師免檢疫及放寬機組人員居家防疫。這等同去年7月香港第三波疫情由豁免國際海員檢疫引爆,也讓台灣引以為豪的防疫「超前部署」破功。防疫抗疫逾年,台灣既有千日防賊的疲勞,也有成為模範生的驕縱。疫情大爆發後,藍營的事後諸葛雖多,無非是香港政客「成功爭取」的台灣版而已。

台灣確診個案連日創新高,民進黨政府受到指摘是理所當然的。沒有一個民主政權可以不被追究疫症爆發責任,沒有一個有人性的政權會以隱瞞疫情、犧牲人民的自由與生命以粉飾太平。同樣,中共輿論和網紅對台灣疫情的幸災樂禍,也在預料之中。只不過,經歷了官方長安網「中國點火VS印度點火」事件,加上台灣染疫死亡人數未急增,才讓他們沒有再度狂歡。但官網大肆宣揚台灣人跪求封城、質問蔡英文「大陸做得到、台灣為甚麼做不到」,無非是要頌揚中共的抗疫措施英明果斷。

台灣的防疫出現漏洞,也出現各地常見的封關與否、封城與否、全民檢測與否、接種疫苗與否的爭議。台灣疫情指揮中心強調,封城是第四級警戒人流管制的一環,目前標準是每天平均新增100例以上、連續七天。照標準操作可能迂腐,但龍門任搬更可能讓政府濫權成為常態,香港林鄭政府就是一個反面教材。

而且,嚴厲的抗疫措施與維護自由、人權的平衡點在哪裏?美歐沒有良好的示範,但中國模式就可取嗎?人臉識別、大數據監控,可以提高追查疫症接觸者的效率,同時也可以有效地監控言論,成為扼殺言論自由的利器。況且,中國並沒有因此消滅新冠肺炎。連續22天沒有新增本土確診病例的紀錄在5月13日斷纜,安徽、遼寧等省又爆出疫情,密切接觸者更因5.1黃金周而分散在北京、甘肅等七個省市。

網民豪言是自我激勵也鞭策政府

台灣疫情雖然嚴峻,但有人因披露疫情被警方訓誡嗎?有人因要求封關被當局打壓嗎?有人因批評政府被控煽惑、危害國家安全嗎?台灣先前成為國際社會的「抗疫模範生」,不只靠抗疫指揮中心的部署和醫護人員的努力,更靠民主制度下的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如今,台灣防疫出現漏洞,但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的空間還在,對政府的批判與監察仍然非罪。

台灣網民豪言:「看好了世界,台灣人只示範一次,在兩周內解除第三級。」顯而易見的是,這一宣言輕視了變種病毒的傳播力,也忽視了台灣疫苗嚴重不足等問題,但它仍不失為台灣民眾的自我激勵,也是對蔡英文政府的鞭策。一方面,民眾的自我隔離、自我防護走在政府決定封城之前,有助遏阻疫情擴散,未來也多會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另一方面,蔡英文政府下一步的抗疫必定要謙卑地聽從專家意見、聽從民意,如果不能快速遏阻疫情擴散,給民眾予健康與安全的希望,何異於提早敲響政黨輪替的鐘聲?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