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台灣《蘋果日報》昨發行最後一號紙版,頭版以「再會」兩大字向讀者告別,最後一篇在紙本刊載的「蘋論」強調,《台蘋》創報18年來「挑戰且改變了台灣媒體生態與歷史」,無愧讀者和社會。在台北有市民特地清晨外出買報,大部份便利店早上9時前就被搶購一空。有民眾為收藏跑到郊區雜貨店才找到最後一份。
《台蘋》昨推出四版告別特刊,精選歷年重大新聞和特色設計版面的頭版;內頁用上「超越藍綠為你把關」四個大字,附以多年來揭發藍綠政治人物醜聞及調查新聞的頭版版面。「蘋論」指出《台蘋》停刊是因為「全球傳統媒體共同面臨的多重嚴峻挑戰,以及壹傳媒集團在香港遭遇的國家級政治與司法打壓」,集團未來將資源集中投放在蘋果新聞網,強調不畏懼權勢只認專業的「蘋果魂」永在。
本報特約記者昨清晨5時許到台北公館商圈附近觀察,送報員準時將報紙送到便利店,但每間店銷售數量僅約六至八份。忠實讀者王女士指,從《台蘋》2003年創刊至今一直都有購買,以前是訂閱,現在則會每天出街買。她謂弟弟和母親都是忠實讀者,「我媽媽83歲了,她每天都要看」。她讚賞《台蘋》新聞報道較快、中肯、誠實、不會隱瞞,而且「彩色,字又大」,對報紙停刊感可惜。
讀者胡先生說,在《台蘋》創刊時,覺得報紙比較着重八卦新聞故沒購買,但後來卻欣賞其報道:「台灣報紙都比較有色彩(政治立場),像《聯合》、《中時》、《自由》,沒一個比較中立的報紙,《蘋果日報》相對比較中立。」另外,國民黨前主席朱立倫昨在社交網站上載手揭《台蘋》閱讀的相片,並在圖上留言:「再會了,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