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恒指公司將於本周五(21日)揭盅改革後的首次季檢結果,醫療保健、非必需及必需消費行業的股份較大機會成為藍籌新貴。市場人士估計,李寧(2331)、京東健康(6618)、京東(9618)等行業龍頭將排隊染藍。惟隨着獲納入股份數目增加,被動資金流入恒指新貴的規模將攤薄,加上欠缺市況配合,染藍炒作或在改革後逐漸「啞火」。
是次恒生指數系列成份股變動在周五公佈,並於6月7日生效。現時恒指有55隻成份股,按照恒指於明年中要納入80隻股份的目標推算,市場普遍認為指數將按部就班在尚餘5次季檢中,每次平均納入5隻股份。除了染藍股份數目明顯增加,部份行業亦將受惠改革而有較多席位。若成份股增至80隻,非必需及必需消費行業有9隻成份股「空缺」,為眾多行業之首;醫療保健業則有7隻成份股「空缺」。
中薇證券研究部董事黃偉豪表示,單計染藍憧憬只能為股份帶來短暫的刺激,有良好基本面更為重要,認為李寧及京東健康在染藍潛力股中可看高一線。他解釋,李寧有內需消費概念,走勢上在頂位屢試突破,「有埋染藍憧憬,或有力突破而上」;由於估值不低,散戶宜分注吸納,中線目標78元。至於京東健康,他就稱互聯網醫療前景良好,不太受政策困擾,股價經「殺估值」後有所調整,現價吸納亦可,中線目標140元。
光大新鴻基證券策略師伍禮賢估計,京東健康獲納入的機會很高,除了行業受追捧,該股亦屬板塊龍頭,其市值達3,439億元,更勝阿里健康(241);可考慮在105元買入,短期目標115元,止蝕位定在98元。他又指,信達生物(1801)及康龍化成(3759)或成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