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華大基因一名員工早前在社區檢測中心測試呈陽性,但入院後多次測試呈陰性,一度被列為確診個案。港大病毒基因排序結果顯示,其病毒樣本與去年初在武漢流行的病毒株相似,相信樣本或受污染。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推斷,該員工在化驗所留宿時受病毒DNA污染,非真實感染,強調DNA樣本不具傳染性。
袁國勇昨先後到為確診者化驗的觀塘安球醫務化驗所及大埔華大基因化驗室視察,並採集多個環境樣本,暫未有結果。
袁指兩間化驗所環境及操作過程合乎規格,疑事件涉及華大基因有研究病毒DNA,員工有機會吸入逗留在空氣的DNA,因而受環境污染,「員工過夜,可能口罩跌咗落嚟,DNA喺空氣度吸入去」。
袁指DNA質粒停留時間以周計算,殘留於鼻孔及喉嚨位置一段時間,因而測到陽性,形容是「奇怪嘅一件事」,強調DNA樣本不具傳染性,社會毋須擔心爆發。他相信今次是個別事件,再發生可能性非常低,DNA傳染可能性亦極微,又指安球化驗室沒提供相關化驗,事件應與安球無關。
袁建議華大在室內安裝紫外光燈,消滅空氣中的病毒DNA污染物。另外對於疫情,袁認為本港有機會「清零」,呼籲市民不要等爆發才接種疫苗。
香港醫務化驗所總會主席李偉振解釋,一般有能力、設備充足的化驗所均會保留一些原始病毒株,以作日後研究或對比之用;一般而言實驗室不會讓病毒在空氣中飄浮,故需更多證據才能證實病毒DNA飄浮空中被吸入之說,又指若衞生署發現有實驗室沒合理理由保留有傳染性的病毒樣本,會發信要求交出。食衞局回覆指,已要求華大及安球就事件調查並提交報告。
華大回覆指,全港⼤部份同類型基因排序⼯作皆由華⼤基因負責,樣本來源主要來⾃⼤學研究機構;強調公司⼀直提醒客⼾不會接收具傳染性樣本,客⼾亦不能向華大提供病毒進⾏基因排序,華大所有進⾏排序樣本均是沒傳染性的基因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