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屈穎妍新作〈30年間的秘密〉,以為又是篇狗屁不通的爛文,誰知越看越震驚,隱隱覺得她被「雞付寶教授」譽為「港版魯迅」,未嘗沒有道理。屈氏鴻文以去年囊括四項奧斯卡的《上流寄生族》作引子,指出電影看點,在於「導演奉俊昊是上世紀80年代在街頭掟過汽油彈的大學生」,繼而筆鋒一轉,形容那時代韓國大學生,「是不是有點像當日黑暴的年輕人?」
屈穎妍指出,特區政府可向南韓政府學習「怎樣把年輕人從『吃完飯去掟汽油彈』的日常中拉回來,重踏正軌」。她寫道:「據說,韓國政府在暴亂後,在各城市興建演藝學校,讓年輕人在那裏各展所長,有唱歌的、有演戲的……幾十年後,韓國再沒有汽油彈,年輕人都以韓星、韓劇、韓風出現,甚至成為世界潮流。」
興建演藝學校就可「止暴制亂」,促使一國領導世界潮流?心智正常者都知道此乃謊言,是「虛假訊息」。若屈穎妍相信這個「30年間的秘密」,就不必戴頭盔寫「據說」。「據說」是據誰說?立論越出人意表,論證就必須越嚴謹,才有足夠說服力。如今屈穎妍提出怪論,卻馬馬虎虎以「據說」兩字含混過去,明顯不想說服讀者,似乎是「別有用心」。
文章發表於大公報專欄「妍之有理」,欄名似乎暗示:大家研究一下,就會發現有理。我們稍微研究一下,便知道南韓成功的原因不是「秘密」,正常人皆知是極權倒台、南韓民主化的結果。奉俊昊掟汽油彈的年代,是1987年六月民主運動後。那年盧泰愚發表「六二九」民主化宣言,同年以公投通過新憲法,恢復總統民主選舉。往後數年軍政府仍然當權,奉俊昊就在這個背景踏上「勇武抗爭」之路。
根據屈穎妍的提示,特區政府要學習南韓的地方,並不在興建演藝學校,而在通過新憲法,推動鄧飛校長嗤之以鼻的「一人一票民主」才對。屈女士繞這麼大的圈子,來暗示這個人盡皆知的「秘密」,可謂用心良苦。可惜這建議很難實行。但如果政府能興建更多按摩院,倒是能夠把阿蛇從「飯都唔食去邪骨」的日常中拉回來,重踏正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