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金魚缸】
最近香港電台大量刪除過去的新聞影片,或與政治審查有關,有網民發動全民做backup師,手動去YouTube下載港台的影片,為珍貴的新聞資料備份。但是,如果每次也單靠網民人手備份,速度和規模畢竟十分有限,長遠下去始終不是辦法。受到這件事啟發,令筆者想起於幾年前熱議,而直到半年前才上線的星際檔案系統(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 IPFS),或適合用來備份重要檔案。而建基於分散式儲存技術的加密貨幣,可能受惠於這種技術的需求而大派用場,或是投資機遇。
其實,分散式儲存技術一點也不陌生,也並非甚麼太空科技。相信很多人也有用過BitTorrent(BT)去加速下載大型檔案,這就是第一代分散式儲存技術,至今已經使用了20年,相當成熟。而IPFS是為了改良BT技術而推出的,兩者也不需要依賴單一伺服器,節點之間擁有檔案的不同部份,均可以互相分享檔案,充份發揮頻寬最大化的優點。不過,兩種技術仍然依賴用家主動做種開心share,如果沒有長期種子檔案便會失傳,因此並不算是一種可靠的備份技術。自從加密貨幣的出現,為這些技術帶來了突破性發展。
為某個檔案做種子性質似做義工,做種者沒有得到任何實質回報,因此不能保證某個檔案長期有人做種。有了加密貨幣生態圈,檔案分享有望變成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例子有Filecoin(FIL),它建立於IPFS制式之上,是目前分散式儲存技術相關的最大加密貨幣。簡單而言,由需要儲存檔案的買家創建儲存報價,然後由礦工提供儲存服務賺取報酬。舉例,買家向網絡廣播:「我有大約10TB的數據需要以IPFS形式儲存,每GB的數據每儲存了一分鐘,我願意向儲存者付出0.0000001的FIL幣作為代價,有誰願意接下這生意?」接着就是由礦工們接下交易並開始傳送檔案。之後,礦工要向區塊鏈證明他所控制的節點持續地保留了相關的檔案,而且在合約期內需要定時提交核數報告,便可以獲得以FIL計價的收益。相反,如未能根據合約提供儲存檔案的服務,將會受到一定程度處罰,會從礦工質押的加密貨幣當中扣除部份。
近年去旅行很流行住Airbnb代替租酒店。透過Airbnb,任何人都可以租用別人家中閒置的地方,很多時租金比酒店便宜。Filecoin的原理類似,讓用家可以租用別人硬盤閒置空間作儲存服務,取代傳統的雲端服務器。據筆者於file.app網站的行情查詢,把大型檔案儲存於Filecoin網絡,每GB資料約0.002591美元一年,相比之下儲存於AWS平均成本約0.01342美元一年;換句話說,把檔案儲存於Filecoin網絡,對比租用AWS服務成本要低得多。要成為Filecoin礦工,甚至不需要自行配備昂貴硬件,Filecoin官方就建議讓用家直接在雲端提供儲存服務,例如是AWS或DigitalOcean等平台上運行Filecoin程式。由此一來,既可以享受企業級數的硬件優勢,但同時可以不受內容審查,因為檔案以碎片化方式儲存於不同客戶的賬戶,惡勢力要強逼刪檔十分困難。
分散式儲存技術相關的加密貨幣,板塊由年初至今大幅升值,甚至跑贏主流的比特幣和以太幣, 相關的技術仍然比較新,但其應用面廣泛,假以時日這個板塊應當有不錯的發展,值得期待。執筆之日以太幣已經突破4,000美元,以太坊創辦人說過將來所有東西也走向去中心化,分散式儲存方案相信將會是其中一個重要部份。衡量投資潛力和風險,各種主流加密貨幣和去中心化金融相關的幣種仍然是投資首選,但儲存方案這個獨特的板塊也不容忽視。
本篇文章數據分析Jupyter Notebook源碼放於Github(https://bit.ly/2QnB5L9),有興趣請自行瀏覽。
量子雪球
作者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