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台灣《蘋果日報》大陸新聞中心副主任的台灣資深媒體人李志德認為,《台蘋》是台灣絕無僅有以媒體為主業的傳媒集團,相信後無來者。他謂《台蘋》在處理中國大陸新聞時突破了台媒以往過於聚焦兩岸關係的框架,全方位地報道中國,對台灣媒體產生了潛而默化的影響。
「在《蘋果》創刊前,台灣三大報當中,《中國時報》和《聯合報》在政治上是『統派』,統派給新聞處理帶來的影響是不把中國當作『完整的國家』來看待,在處理新聞的時候永遠只是關心兩岸關係,這個視角是非常狹隘的。」至於持「獨派」立場的《自由時報》,受箇於意識形態更幾乎不做中國新聞。李志德稱,《蘋果日報》在台創刊後,把香港新聞同行處理中國新聞的觀點帶到台灣,做到從政治、經濟、社會到文化各方面報道中國。「這與在政治上屬統派或獨派無關,而是建立較完整報道中國大陸的角度或觀念。」
「黎智英帶來非常務實的風格,在《蘋果》進入市場前,台灣三大報的政治色彩都很精楚,所有媒體都是靠着某些政黨支持者愛看,然後讓自己活下來。但我覺得《台蘋》進來後,至少在它非常有影響力的時期,它有不藍不綠的風格,面對政治人物或有政治權力的人的時候,它是非常自覺、很清楚站在監督的立場。」李志德指出,有別於以家族企業營運的三大報,報紙比較多是為其他生意負擔公關或政治游說的角色,「真正像《蘋果日報》希望透過媒體行業來賺錢的,我覺得從此大概不會再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