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花結果」四字真的是深入民心,不過事實卻非必然。我剛入行時在另一農場教導業餘農夫栽種技術,經常會有人投訴:「有人偷採我的瓜啊!」最初聽到時,當然非常緊張,雖只是一瓜一菜,但始終是農場內的失竊事件,必須嚴肅處理。不過,農場既無閉路電視,亦無看更24小時監控,自然找不到賊人,後來更有人會進一步說:「下面那個XX農友,鬼鬼祟祟,可能是他幹的……」那可更麻煩了,因為已涉及指名道姓的指控了,如無確實證據,「拿錯人」就糟透了。就算我裝作聽不見這些指控,敷衍行事,那些指控就會流入農友圈子,隨水擴散,越滾越大,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無可奈何之下,我惟有抽絲剝繭,變身成農田福爾摩斯,由最微小的地方着手發掘真相。首先,當然要調查「當事人」或「控訴人」了,歸納一下,這些指控來來去去都是那幾人,而且多是互相認識的,即是所謂的「小圈子」了。我想:那偷瓜賊如果不是跟這幫人有仇,斷不會只偷採他們的成果,會不會其實他們已生出一種錯覺,並在圈內發酵,出現了「捉鬼」疑雲呢?第二步就是看案發現場了,他們所指被偷的瓜果,根本發現不到任何剪摘的截口,詳問當事人是哪個位置的瓜被採,又有多大,卻得到非常搞笑的回答。
農友說:「我上星期來的時候看見有花開,一個星期後都不見果,定是有人偷摘了……」我不禁莞爾,惟有回答:「先生(女士),不是開了花就有果的,而且,葫蘆科植物的花是分雌雄兩種的,叫做『同株異花』,大部份是只生花粉的雄花,只有少數有子房部份的是雌花,那些才有機會結果囉……」當事人不服氣又爭辯說:「那總會有一些雌花生出來啊(其實他們都不知哪些是雌花呢)!還是會結果呀!一定有人偷採。」惟有再進一步解釋:「雌花就算生出來,也要具備一定條件才能成果的。好像女性要生小孩,也要過五關斬六將呢,不一定行完房就會有孩子的。瓜果要成功出現,第一步是授粉,如果是雨天時開花,欠缺昆蟲傳粉,雌花就不能授精結果了。其次是營養條件,欠水欠肥當然會有一定影響,但最怕的是採光不足,如果沒有適當修剪多餘的枝葉,互相競爭陽光,落果的機會便大增。再者,就算上述的都過關了,之後可還有瓜實蠅的侵害,有機栽培就只有適時套袋去保護瓜瓜,否則也是沒用的……」農友看着自己的一棚亂葉,一臉茫然,雖然不知他(她)聽得明不明白,但總算不再一再喊「拿賊」了。
花開花落、花落結果,看似是三歲小孩的常識,但真實的自然界卻是殘酷的,一百朵花兒開放,其實只有數朵能成功長出健康的果實種子,再由種子重新長成新株就更是百中無一。農夫的工作,就是要提高果子長成的機會,首先挑選健康的種子幼苗來悉心栽培,管水管肥;農夫要懂得適時修剪,減少枝葉互相競爭陽光,把養份陽光留結最有「希望的果子」,之後更要好好保護,才能長成美味的果實。很多人以為農夫只是「撒種人」,但真正的農夫是默默工作,不停承受失敗挫折,一次又一次重複嘗試的「耕作人」。遇上天氣狀況、情緒失控就大喊「捉鬼」,不但自己沒有收成,也會嚇怕身邊努力工作的同伴農夫遠走他鄉,放棄吾土繼續深耕細作。大家當下應該放下偏見,一起抵禦風雨蟲孽迫害,當個耐心的農夫互相扶持。
坪原猴
新界邊鄉成長的野猴子,拾起父母的鋤頭想保着最愛的農村風光人情,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有赤腳走阡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