墮樓少年的母親呼喚顏色革命?(長平)

墮樓少年的母親呼喚顏色革命?(長平)

成都四十九中一位中學生不幸墮樓身亡。事發兩小時後,他的父母才接到通知,趕到學校被拒絕進入,不給看監控錄像,撥打媒體熱線被敷衍了事,沒有媒體願意發聲。絕望的母親在自媒體上求助,得到廣泛同情,同時也觸發了飽受官方傲慢和冷漠欺凌民眾的情緒。很多人聚集在校門,手持白鮮花,高喊「真相」。

如果不是官媒及其「水軍」提醒,人們可能還不知道,一切正常的表達都可能是專制政權的對立面,比如用白花哀悼逝者,比如從小被要求接受普通話教育的人在一起說普通話。因為「有人說普通話」、「不約而同帶白花」,聲援者被指控為「境外勢力」,四川網警執法隊微博賬號宣稱要「警惕顏色革命」。有網民調侃說,「如果你在香港講普通話,那麼你是愛國者;如果你在成都講普通話,那麼你是境外勢力」。

接下來,警方通報,孩子屬於自殺,校方沒責任。當地媒體和新華社都發了調查報道,並提供了監控畫面。這些被官方隨意操控的媒體,自稱報道了真相。對警方通報提出異議的逝者母親,從公眾視線中消失了。不僅如此,失蹤母親還遭到網暴。很多人用官媒的「真相」來辱罵和攻擊她,她的罪名之一是幫助「境外勢力搞顏色革命」。

她的支持者說,這是對傷痛中的母親潑政治污水。的確,突然間痛失愛子的母親可能完全無心參與策劃顏色革命,連孩子出事的地點都不能看上一眼的她也一定覺得無力去顛覆政權,四川網警執法隊微博賬號的政治恐嚇——「祖國今日之和平與安寧來之不易,一代代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民族獨立,一代代華夏兒女用青春和汗水拼來的繁榮富強,絕不允許任何人破壞」——更是荒腔走板。但是,如果說顏色革命是指人們可上街呼籲真相,母親可要求看上孩子最後一眼,媒體可自由採訪報道的話,那麼它並不是政治污水。遺憾的是,今天的中國已沒人可討論顏色革命到底是甚麼含義,境外勢力是否真的就比境內勢力更加邪惡等問題了。

抽空內容的宣傳話術

抽空政治術語的具體內容,把它變成一根根打人的大棒,讓人們唯恐避之不及,是專制常用的宣傳話術。官方新媒體宣傳主力「共青團中央」微博賬號剛發表一篇長文〈駐華使館懸賞最高三萬美元,在中國招募「漢奸」〉,就是一個典型例子。文章稱,近日美國駐華使領館在其官網上推出2021年度的「公共外交小額贈款計劃」。該計劃擬資助中國境內的個人、非政府組織、智庫、學術機構等,用於舉辦宣介美國社會、歷史、文化藝術及價值觀的活動,並計劃為每個申請人或組織提供單筆最高三萬美元的獎金。

民主國家的政府資助個人或機構研究、介紹和宣傳人權、民主及人道價值觀,並不是新鮮事。中國官方宣傳從來不說的事實是,近2、30年來,這類資助絕大多數都流向了中國政府或者跟政府關係密切的NGO。今天,中國政府和這些組織仍享受着資助,但他們只要錢不要價值觀。如果有人連同價值觀一起接受,那麼他就是「漢奸」了。

文章說,這就是一個由美國國務院策動,打着「公共外交」幌子對包括港澳地區在內的中國各地進行宣傳滲透,以文化活動行為等掩護,向「特定人士或組織」提供資助、輸送利益,甚至策動「顏色革命」的計劃。

這類宣傳話術的訣竅在於,它強調西方政治目的,但是不談這些政治目的到底是甚麼含義。即便項目明確要求目標為「教育、文化交流、多樣性和包容性。包括擴大殘疾人、女權、LGBTQI權利和少數民族文化保護」,也因為「包括環保、女權、少數族裔等話題在美國國內是被高度政治化」而罪惡昭彰了。

政府資助研究和活動並非罪過,罪過與否要看這類研究和活動是主張民主還是壓制民主,支持人權還是反對人權。一個痛失愛子的母親的哭泣和吶喊更不是罪過——假如這些哭泣和吶喊真的能帶來保障人權和新聞自由的顏色革命,那麼她將因為正常的表達推動社會變革而成為歷史的英雄。我們在中國看到的現實是,她的聲音消失了。

長平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