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天和香港 - 顏純鈎

戴天和香港 - 顏純鈎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戴天還在香港,那是香港文化最鼎盛的年代。

戴天主編《信報月刊》,胡菊人、董橋先後主編《明報月刊》,李怡主編《九十年代》,劉以鬯主編《香港文學》,古蒼梧主編《八方》,黃子程主編《博益月刊》,那時文匯報文藝副刊是曾敏之主編,新晚報「星海」文學副刊是馮偉才主編,星島日報「星辰」版是何錦玲主編。

後來馬家輝主編明報世紀版,薛興國主編香港時報副刊,真是一時之盛。

那時左右兩邊的關係還不錯,戴天曾和左派的香港作聯代表團一起到深圳訪問,晚上和我同房,聊天到深夜。白先勇到香港,戴天替作聯在合和中心主持了一場演講。香港大學曾主辦劉賓雁和陳映真的對談,那晚陸佑堂人山人海。

大陸有作家來了,三聯書店的潘耀明就召集座談會,會後每每有飯局;台灣作家來了,《新聞天地》的卜少夫和何錦玲也會組飯局。

八九六四後,一次飯局上見到戴天,問我近來寫什麼,我說寫了一個短篇給《明報月刊》,他們不想用,戴天便頗替我不值。其實我給人退稿,早已百毒不侵。

那晚回家後,戴天打電話來,叫我把稿子給他,他要轉到台灣給瘂弦。過兩天又打電話來,說瘂弦看了很喜歡,聯合報副刊會用。他幫朋友,就是這樣熱心。

有一次見到他,說起出版,我說很想重版林語堂的著作,可惜不知找誰談版權。戴天即笑說,那就巧了,林太乙是我舅母。後來我聯絡林太乙女士,談好了版權,先出了《生活的藝術》,很受歡迎,又再一本一本出下去。

戴天永遠詩酒風流,呼朋引類,見人打哈哈,他遊戲人間,談笑間就把正經事辦了。辦了正經事,他也不當一回事,辦了就辦了,一件件辦下去。

戴天有幸,在香港最美好的歲月中如魚得水;香港有幸,在它最美好的歲月中有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