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飛校長的智商 - 馮睎乾

鄧飛校長的智商 - 馮睎乾

近日,教協會長馮偉華發表〈民主倒車〉一文,批評人大常委修改香港選舉制度,將教育界選委由六十席砍至三十席,以往的個人票更完全取消,「硬生生以代表性極低的團體票來取代」,形容為「開民主倒車」。

馮偉華的觀點並非創見,類似「開倒車」的比喻,早見於鄭若驊接受彭博訪問時所說:香港像一隻越來越偏離軌道的船,應該走回頭路,然後才繼續前行。既有律政司司長面向國際一錘定音,馮偉華的比喻只是弱弱的迴響而已。

勢估唔到,一篇普普通通的文章,竟引出香島中學校長鄧飛一篇潮文,題目是水蛇春咁長的「一人一票才公平公正?民主的迷思與教協的謊言」。鄧飛稱馮文「完全暴露出教協民粹主義的思想」,又說:「馮偉華認為一人一票的選舉才是公平公正⋯⋯只是民主的『迷思』。」接着鄧校長諄諄善誘,向讀者解釋「迷思」何在。

原來他認為一人一票民主有三大假設,即「每個人智商都是一樣的」、「所有人都是理性的」、「每個人都能預測未來情況」,但實際上不是這樣。鄧校長指出「絕大多數人並不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對關乎民生的重大議題「欠缺知識與理解」,投什麼票,只是受媒體風向、候選人口號和偶發事件所影響,所以一人一票根本不代表公平公正。

一人一票民主背後有此三大假設,真是聞所未聞,希望鄧校長不吝賜教,告知這說法出自何經何典。翻查資料,鄧飛在中大唸書時,原來擔任學校辯論隊隊員,是1996年度香港大專辯論比賽最佳辯論員,贏得1997年香港大專辯論比賽冠軍,辯才理應甚佳,為什麼這篇潮文會甩皮甩骨到一個點,令智力正常的讀者會懷疑撰寫此文的人,應該是弱智的呢?

鄧飛想批評西方認同的民主,其實有很多方法,比如他可以自豪地說:中國自古以來不講西方民主制,我國所謂「民主」是指「人民之主」。他還可以引經據典,搬出《左傳·襄公三十一年》穆叔的一句話:「趙孟將死矣,其語偷,不似民主。」意思是趙孟說話輕浮苟且,不似「民之主」,應該好快釘蓋。(咦,今天望之「似民主」者又有誰?)

不過引中國經典也有問題,因為我國執政黨的領導思想是馬列主義,源自西方,跟什麼中國傳統八竿子打不着。不怕,鄧校長大可「以夷制夷」,援引柏拉圖《共和國》的反民主理論。

柏拉圖認為民主制不如君主制、貴族制等,理由跟鄧飛有同有異。同者,是柏拉圖也認為大眾無知,容易被巧言如簧的人哄騙,讓不稱職的人當上國家舵手;異者,是柏拉圖主張讓專業的來,只有精通管治之道的哲學家才能執政,而鄧飛則認為親建制團體已有資格。

如果選舉要公平公正,必須符合「每個人智商都是一樣的」、「所有人都是理性的」、「每個人都能預測未來情況」三大要求,請問團體投票如何比個人投票優勝呢?按照鄧校長的邏輯,愛國團體成員應該先做智力測驗,抵達智商門檻才能投票,對不對?一般愛國人士智商多少,我不敢說,但以鄧校長今日的智力,原諒我講得白一點,肯定是沒資格投票的人。以下是證明。

鄧校長在他的鴻文中,先後七次(包括題目)強調馮偉華說「一人一票的選舉才是公平公正」,是七次!鄧校長整篇文章也是反駁這個論點。但非常不幸,查馮偉華原文,人家原來從未說過這句話,馮只是寫:「亦有些教育界中人,明知這(按:指人大修改選委制度)是加強操控,打壓民主,卻反過來說修訂可減少單一團體壟斷,須知一人一票,只要選舉公平公正,誰人當選全由選民多數決定,何來壟斷?」

我相信有中學生中文程度的人,都懂得「須知一人一票,只要選舉公平公正⋯⋯」這句話,跟「一人一票的選舉才是公平公正」根本是兩回事。鄧校長,不服來辯;不辯,請馬上向馮偉華道歉,承認自己扭曲別人觀點,否則你根本沒資格為人師。洋洋灑灑寫了一千五百字,原來只為了暴露自己的智商,我表示無限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