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地形製相機 理大團隊建功

測地形製相機 理大團隊建功

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透露,理大有兩支跨學科科研團隊有份參與「天問一號」任務,負責測量和評估火星着陸區的地形,以及協助研製落火狀態監測相機(即火星相機)。理大稱,近日成立深空探測研究中心,支持更多航天技術研發。

相機可承受150℃溫差

理大多年來積極參與不同太空項目,研製先進太空儀器,包括為歐洲太空總署2003年火星快車任務研發「岩芯取樣器」,並為2011年中俄聯合探索火星任務研發「行星表土準備系統」。在中國航天上,2007年「嫦娥一號」至去年底「嫦娥五號」都有參與。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兼副系主任容啟亮,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專家攜手研製出「相機指向機構系統」,應用於2013年嫦娥三號及2019年嫦娥四號的月背探測任務。

滕錦光稱,今次理大為火星着陸區的地形測量和評估,以及火星相機的研製作出貢獻。火星相機由容啟亮率領約20名理大研究人員,耗時約三年研發。相機重390克,可抵受150℃的極端溫差,能承受相等於地球引力6,200倍的衝擊,同時亦具廣角拍攝及可控的影像變形。

香港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