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 - 蔡瀾

第二代 - 蔡瀾

三先生有兩個兒子,邵維錦和邵維鋒,六先生也有兩個,邵維銘和邵維鍾,為維字輩,名字之中各有一個金字旁。

維銘像媽媽,很有福相,一直笑嘻嘻地,也被六先生派來香港學製作,他覺得那麼辛苦的事做來幹甚麼?在新加坡享清福多好,住大宅,出入有人接送,新加坡小食也好吃,不一定要來香港享受鮑參肚翅。來了一陣子之後說向六先生說還是新加坡發行的工作較適合他,很技巧地告辭回鄉。

維鍾樣子和六先生一模一樣,不笑起來令人生畏,來到香港時已是方小姐抓了主權的年代,一切支出都是她來批准,維鍾住了一陣子之後,說薪水太少了,再下去可能要向方小姐申請per diems呢。這句英語是每天出差津貼的意思,外國工作人員來港,除了工資之外都可以領取每天多少錢當零用。

兄弟兩個都是聰明人,沒有正式與方小姐衝突,只拗着不再住下去,六先生也沒他們的法子。

三先生的大兒子就比較喜歡製作這門工作,帶了太太及兩個兒子舉家來港,在影城對面直接花父親的錢買了一間豪宅,手頭闊綽又買跑車又買遊艇,過着自己喜歡的生活。

和哥哥同時來的有邵維鋒,他是第二代中長得最英俊的成員,人很高大,性格又和母親一樣溫和,還沒有結婚,要有多少女朋友都行。

但愛情專一的他,早年邂逅了一位國泰的空中小姐,認識之後便一直在一起,絕不拈花惹草。

家裏對這位對象是反對的,認為他可以娶個富家小姐。那時候邵氏也和許多新加坡的大家族結交,許多女兒們都鍾意嫁給他,但維鋒從來不看她們一眼,最喜歡的是跟着哥哥出海釣魚。

平日在片廠中也愛結交各個部門的小人物,向他們學習各種技巧,當中最好的朋友是負責爆炸的阿劉,兩人時常結隊成行,外國的攝影隊來港時,一有爆炸場面他就跟着去開工。

片廠中有一個部門,讓阿劉製造他的炸藥,一天忽然發生意外,把整個部門炸開,在最緊急關頭,也只有邵維鋒一個人衝進去把阿劉搶救出來,阿劉進院時每天去探望,等復元後照樣跟着他開工。

穿着最隨便的維鋒,在片廠中任何一個人遇到他都不會連想到他是大老闆的兒子,出入清水灣那條路,他買了一輛日產二手車,非常愛惜,去到那裏都離不開這輛破車,到最後回新加坡時還千方百計地把車子運回去,修理完了再修理。

回到新加坡,邵維鋒繼續和這位英文名字叫Diane的女子來往。後來,Diane生了一場怪病,手指和腳趾的關節腫了起來,行動更是不便,家裏又催他娶別的女孩子,維鋒很孝順,並不違反父母的命令,但也頑固地拒絕。

這個關係一直維持了幾十年,到了最後,Diane已經不能走動,去看病時,維鋒照樣駕着他那田輛破車,替她打開車門,揹着她去看醫生,一直不離不棄,這種情愛,寫成劇本,也沒有人相信。

Diane的母親叫沈雲,是演員金峰的太太,金峰是潮州人,與沈雲演舞台劇時認識結婚,金峰也紅極一時,和多位明星合作過,像鍾情等,但也從來未搞出緋聞,是位好好先生。

在一九七一年,本身為邵氏基本演員的他,借了給韓國申相玉拍過《啞巴與新娘》,得了第九屆金馬獎,很少人知道他的父親是中國電影化粧界的一代宗師方圓,方圓是典型的藝術家,蓄了全白的鬍子,每日修剪,是一位美髯公,在《船》1967一片開始時粉墨登場,如果大家重看此片便能見到他。

金峰和我合作過《遺產五億元》,在日本拍此片時每天用潮州話相談甚歡。沈雲則在拍《女校春色》和我成為好友。

沈雲是位賢妻良母,供養兒子到波士頓去留學。第一次飛去探望時兒子說給她一個驚喜,準備了被單和野餐用具,沈雲問說去那裏,兒子也不答。

一路,來到一個寬闊的公園,找到一角,鋪了被單,讓母親躺着看着雲朵,旁邊有一支交響樂團做露天表演,這種情景在香港何處覓?沈雲愛上了波士頓,舉家移民,在那裏開了一家中國餐館謀生,食物出眾,許多美國的政界人物都前去光顧,成為當地名人聚集的場所。

到了後來,方圓和金峰相繼去世,沈雲也聽到女兒Diane在新加坡走了,就回到東方,邵維鋒為她買了一間豪華公寓讓她安樂晚年。

至於維鋒現在在幹什麼,他照樣在邵氏大樓上班,到了假期和他最好的法國老友Jacques出海釣魚,過着平凡又優閑的生活。